
2016年2期
刊物介紹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雙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出版, 系我國唯一一份以構造地質學為特色的中文學術期刊, 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礦床學、成礦預測、巖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重點登載原創(chuàng)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 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綜述。目前主要欄目有: 構造地質學、構造地質與成礦學、巖石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 br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系中文核心期刊、EI (美國工程索引)收錄期刊(2013年起)等。 br 本刊本屆編委會(2018~2023)由徐義剛院士、丁林院士、肖文交院士等48位國內外專家組成。 br 期刊網址: br 微信公眾號: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礦田與礦床構造研究演進態(tài)勢淺析—— 紀念В.M.克列特爾教授《礦田與礦床構造》專著問世60周年(中譯本58周年)
- 東昆侖祁漫塔格礦帶典型礦田構造背景與巖漿-熱力構造特征
- 江西贛中鐵礦“紅綢帶”式鐵礦體形態(tài)成因及其找礦預測
- 青海五龍溝金礦田兩種控礦構造識別及其找礦意義
- 論熱液角礫巖構造系統及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巖相學填圖應用
- 滇西北北衙斑巖型金多金屬礦床萬硐山礦段構造控巖控礦作用機制
- 湘東北萬古金礦床控礦構造特征與控礦規(guī)律研究
- 北阿爾金早古生代構造體制轉換的時限:來自花崗巖的證據
- 天水盆地晚新生代構造演化——對青藏高原北東向擴展的指示意義
- 北大巴山鬧陽坪鋅螢石礦區(qū)斷裂特征與找礦預測
- 天山山脈中新生代差異隆升及其機制探討
- 滇西蘭坪盆地金頂鉛鋅礦鹽構造發(fā)育特征及其與成礦關系
- 西秦嶺早子溝金礦控礦斷裂形成演化
- 海南抱倫礦區(qū)構造變形、成礦時代與金礦化關系研究
- 相山礦田鄒家山鈾礦床堿交代礦化蝕變巖地球化學
- 西準噶爾晚古生代花崗巖類侵入體40Ar/39Ar熱年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