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期
刊物介紹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雙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出版, 系我國唯一一份以構造地質(zhì)學為特色的中文學術期刊, 刊登內(nèi)容涉及構造地質(zhì)學、大地構造學、礦床學、成礦預測、巖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zhì)等多個學科和領域。重點登載原創(chuàng)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 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綜述。目前主要欄目有: 構造地質(zhì)學、構造地質(zhì)與成礦學、巖石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 br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系中文核心期刊、EI (美國工程索引)收錄期刊(2013年起)等。 br 本刊本屆編委會(2018~2023)由徐義剛院士、丁林院士、肖文交院士等48位國內(nèi)外專家組成。 br 期刊網(wǎng)址: br 微信公眾號: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華北克拉通基底花崗質(zhì)片麻巖變形和流變學研究——以遼西寺兒堡地區(qū)為例
- 東濮凹陷古近系伸展褶皺及形成機理
- 庫車褶沖帶博孜敦底辟新生代鹽構造變形期次:來自鹽動力層序的證據(jù)
- 銅官山礦田深部構造的三維計算模擬及其找礦意義
- 廣西珊瑚鎢錫礦床成礦年代學研究及其地質(zhì)意義
- 西昆侖甜水海地塊大紅柳灘鐵礦床成因淺析及找礦意義
- 揚子地塊西南緣拉拉IOCG礦床礦化蝕變元素地球化學研究
- 羌塘地區(qū)榴輝巖中礦物出溶體及其成因機制探討
- 礦物微量元素組成用于火成巖構造背景判別
- 內(nèi)蒙古西烏旗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伸展事件—— 來自大石寨組火山巖的證據(jù)
- 鶴崗北部地區(qū)黑龍江巖群的構造屬性: 來自巖石地球化學、鋯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的制約
- 北山南帶音凹峽地區(qū)酸性火山巖年代學、地球化學研究: 二疊紀裂谷巖漿作用的新證據(jù)
- 桂北地區(qū)丹洲群鋯石U-Pb年代學及對華南新元古代裂谷作用期次的啟示
- 北部灣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紀輝長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
- 湘西南印支期瓦屋塘巖體年代學、成因與構造環(huán)境
- 吉南集安金廠溝金礦區(qū)晚三疊世黑云母閃長巖和正長花崗巖的年齡、巖石成因及其構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