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苴卻黌學廟四百年記

2017-11-14 17:17文芳聰
金沙江文藝 2017年9期

文芳聰

2016年是中國農(nóng)歷丙申年。這一年的冬天,修復一新的苴卻黌學廟悄悄地過了自己四百周年的生日。在古代,中國人有早婚的習俗,十八九歲結(jié)婚已屬晚婚,以25年為平均代際,四百年夠16代人扎扎實實地走過。16代人走過的時間是多么的漫長,這時間長得讓人有些發(fā)暈;但是作為永仁人,我們應該記住四百年前的那個冬天,記住那年冬天建成使用的苴卻黌學廟,這是永仁教育有跡可循的起點,是永仁官辦學校的開端。

回想遙遠的過去,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與精神生活被雙重放逐天外。在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苦難中,當時的思想家結(jié)合新的時代特征,開始了對規(guī)范人們生活新秩序的思考,造成了這個時期諸子百家像百花一樣競相綻放的嶄新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孔子通過恢復周禮,開啟用歷史人文傳統(tǒng)來服務時代需求的新探索,提出以“仁”作為調(diào)整社會秩序的新觀念,逐漸形成完備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和世界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黌學廟,又稱孔廟、文廟,儒家思想往往通過廟學來教化、傳播、普及。古地苴卻遠離中原,最早接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并有遺存保留到現(xiàn)在的就只有始建于明代的苴卻黌學廟。

黌,古時對學校的稱謂,也稱黌序、黌校、黌門、黌宮、黌學?!俺鹩[字季智,一名香,除留考城人也。少為書生淳默,鄉(xiāng)里無知者。年四十,縣召補史,選為蒲亭長。勸人生業(yè),為制科令,至于果菜為限,雞豕有數(shù),農(nóng)事既畢,乃令子弟群居,還就黌學。其剽輕游恣者,皆役以田桑,嚴設科罰?!边@是《后漢書·循吏列傳》里的一段話。所謂循吏,就是 “奉公守法、注重農(nóng)事、重視教育、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的古代地方官吏。范曄在為循吏仇覽作傳時無意中把東漢時期黌學的辦學特點記載了下來。據(jù)仇覽后來還被報送到 “太學”深造這個歷史事實來看,當時是分級辦學的,黌學當屬農(nóng)村初級學校,所招學生為農(nóng)家子弟,農(nóng)忙時節(jié)回家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忙結(jié)束又回到黌學廟繼續(xù)學習。從中原到西南,黌學傳承千余年后落腳苴卻,苴卻黌學廟是怎么辦學的呢?1995年版的《永仁縣志》對此有記載: “(黌學)招收15歲以下兒童入學,以 《三字經(jīng)》《百家姓》《孝經(jīng)》《幼學瓊林》《小學》《大學》《論語》等為主要教材?!?/p>

開永仁教育之先河的苴卻黌學廟建成數(shù)百年來,既命途多舛而又生命力強勁,毀壞一次就有一次重修而又重新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家住文廟街、曾任永仁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的已故教師王宗仁老先生對1952年被 “拆牌倒碑填泮池”改作糧食倉庫前的苴卻黌學廟原貌有過記述。苴卻黌學廟背靠來鳳山,面向永定河,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精巧,外觀莊嚴壯麗。布局為三進院落,分為前院、中院和后院。前院寬大,北南兩廂建有兩幢房屋,是舊時作為學堂供子弟讀書的地方。前院有泮池,中院有大成殿,后院為崇圣祠。前院一進大門是一照壁,轉(zhuǎn)過照壁就看見泮池,也稱學海。泮池上有一座石拱橋,名為三沅橋。泮池周圍有幾排柏樹和紫薇樹,樹身枝丫交錯,相映成趣。泮池邊上圍有雕琢精美的石欄桿,小孩子可以在院內(nèi)玩耍、嬉戲。從前院壩到中院大成殿還有二十多級臺階,臺階兩邊采用光滑堅硬的大石板鑲嵌,小孩子可以在上面 “梭滑梯”,并不會遭到訓斥。中院的大成殿是整個黌學廟最重要的建筑,殿內(nèi)數(shù)十棵大柱子將大殿高高擎起,高大巍峨。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欞星門、南廡和北廡均為單檐硬山頂,挑檐斗拱,畫棟雕梁,是突出的明代建筑風格。大成殿里是供奉孔子圣賢的地方,殿內(nèi)正面正中供奉的是孔子的牌位。左右兩邊是孔子的弟子牌位,左側(cè)從外向內(nèi)是曾子、孟子、子貢、子張等,右側(cè)是顏回、子思、子路等。大成殿及其院心是祭孔活動的主要場所,每年祭孔大典都在這里舉行,小孩子要由大人帶著才可以進殿祭拜孔子。后院的崇圣祠是單檐硬山屋頂,琉璃瓦屋面,梁架結(jié)構(gòu),設格子雕花門,是黌學廟老師的住所,一般人是不可以進去的。

這樣肅穆的地方,用作糧食倉庫也就作罷,不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外縣紅衛(wèi)兵來永仁搞大串聯(lián)和七十年代初全縣批林批孔運動中,黌學廟一再遭到破壞,里面的文物被肆意砸壞丟棄,部分建筑被任意拆建拉走,周圍的土地也被蠶食和侵占,昔日規(guī)模宏大的黌學廟建筑群,只留下大成殿和南廡。又過數(shù)十年失修,使黌學廟碩果僅存的大成殿和南廡翼角殘缺,椽斷梁朽,脊墜墻塌,像一艘在歷史長河中風雨飄搖的破船。

歷史的長河太長,長得有些讓人迷茫?;仡欆趨s,秦漢靈關(guān)道上開路先鋒的喧囂、隋唐姚巂道上商隊馬幫的鈴聲都已經(jīng)從這里走遠,迎面而來的是大宋王朝。宋太祖趙匡胤在平蜀將軍王全斌所獻的地圖上沿著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這是發(fā)生在公元965年時的事情。從這以后,大宋王與大理國政治上互不信任,經(jīng)貿(mào)上少有往來,從成都出發(fā),渡過大渡河,翻越小相嶺,經(jīng)西昌、會理,在苴卻過金沙江,前往洱海地區(qū)的這條古道冷落了。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宋史》在《大理國傳》里也有 “自后不常來”的記載,明代嘉靖 《大理府志》的記載則更為決絕:“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勝取之(大理國),以圖獻太祖。太祖鑒唐之禍,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茲地遂與中國絕”。元世祖忽必烈1253年1月4日破大理城后經(jīng)營云南,云南的政治中心從洱海地區(qū)逐漸轉(zhuǎn)移到滇池地區(qū),從成都平原南下的那條古道在會理稍稍往東南一轉(zhuǎn),取道姜驛,過元謀壩子,翻越馬頭山,經(jīng)武定、富民,直達新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昆明。從此,“環(huán)金沙江大曲”的苴卻被這條奔涌的大江阻隔,三百年時間便蠻化成大姚北界之北的 “又北界”,偏僻而荒蕪。

時間又過去了三百余年,這就到了明朝萬歷丙辰年 (1616年)。這一年冬天,江西寧都舉人出身的大姚縣知縣謝于教在離縣城 “二百余里”的苴卻建成文廟,時稱姚府北界勝景,就在這一年冬天,苴卻依靠黌學廟正式辦起了社學。社學是舊時鄉(xiāng)村啟蒙教育,元代即有規(guī)制,明清兩代,各府、州、縣皆立社學,社學多設于當?shù)匚膹R。400年前的永仁尚未置縣,苴卻也不是縣城,但是苴卻黌學廟 “先圣牌位、門廡、池泮俱與郡邑學校同”?!跋仁ヅ莆?、門廡、池泮俱與郡邑學校同”可不是胡說,這是三百四十六年前大姚知縣張迎芳親眼所見、親筆所書。嶄新的苴卻黌學廟開始選任教師,于農(nóng)閑時節(jié)令子弟入學,教育內(nèi)容包括經(jīng)史歷算和各種禮儀。由此而后,山荒水遠的苴卻,儒家教化得以廣布,圣人之道曉然邊陲。

明萬歷四十四年 (1616年),苴卻黌學廟首建告成,著實讓苴卻街的街坊鄰里興奮了一陣子,可惜沒有文字記錄,哪怕片言只語。順治庚子年是1660年,1995版的 《永仁縣志》誤記為1720年。這一年是董安邦重修苴卻黌學廟后的第十年,苴卻黌學廟里的教書先生劉芳遠請新任大姚縣知縣張迎芳為重修后 “大改舊觀”的苴卻黌學廟寫篇文章,記述重建苴卻黌學廟的功德,欲勒石垂久。張迎芳可是一個不畏權(quán)貴、清廉出名的人物。他是湖北應城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考中進士,十年后的1668年被任命為云南省大姚縣知縣。張迎芳當然知道劉芳遠的意思,欣然寫下了 《重修苴卻社學記》。這篇碑記,史書有載,文采斐然,是苴卻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難得的一篇好文章,甚至可能是永仁最早的一篇文章了。

可奇怪的是朗然屹立了三百多年的《重修苴卻社學記》卻在解放后不翼而飛,什么時候不翼而飛?不翼而飛到什么地方去了?無人知曉。在那樣動蕩的年代里,似乎也沒有什么人關(guān)心它的去向,時間就這樣靜默著。

直到2012年11月15日,承建苴卻黌學廟修復工程的劍川工匠史福生、史安林等在黌學廟大成殿廟正堂偏西靠后的地方偶然挖出一塊石碑,上面陰文刻寫的正是 《重修苴卻社學記》,正好印證了這件史實??h里對這塊堪稱文物的石碑很重視,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把它原樣豎立在修葺一新的苴卻黌學廟大成殿前。它與在這里存在了四百年的苴卻黌學廟共同見證儒家文化對苴卻這塊土地的浸潤濡養(yǎng)。

永仁縣古稱苴卻,先秦為古滇國屬地,古老的昆明部族曾在這一代游牧。兩漢至南北朝時期,苴卻先后分屬越嶲郡青蛉縣、云南郡青蛉縣、興寧郡青蛉縣。到了隋代,苴卻為南寧州總管府轄地。自隋煬帝大業(yè)元年 (605年)開始推行科舉制度到修建苴卻黌學廟的明代萬歷丙辰年 (1616年),在這千余年時間里,未曾見到有苴卻人考中舉人進士的記載。這么多年可以說是苴卻漫長的“天荒”年,想想千余年未曾“破天荒”也是有緣由的:人是文化最活躍的載體,學校是文化最重要的依托,黌校不興,作為古代知識分子代表的舉人進士從何而來。黌學廟建成后,教化苴卻子弟,儒家文化遂逐漸浸潤濡養(yǎng)這塊古老的土地,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治之花在這里盛開。據(jù)1995版的《永仁縣志》記載:“明萬歷四十四年 (1616年)在苴卻街建文廟,至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清廷諭令廢科舉,凡212年,有進士、舉人、貢生近百人”。

“荒營處處埋銅鼓,野菜家家種蔓菁”,這是曾經(jīng)擔任過云南廣南府訓導的姚安人王安廷 《苴卻懷古》里的詩句,是苴卻一地在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黌學廟建成以來,苴卻一地近百名的進士、舉人、貢生,經(jīng)歷歷史的風塵,他們的生平事跡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一一列出,但有三父子在 “荒營處處,野菜家家”的苴卻確實曾經(jīng)顯得那么耀眼,值得一書。他們是王惟寬王嵩父子、陳銓陳干寧父子、王運開王際唐父子。

王惟寬,字子亮,號千里,幼年即入黌學,習武讀經(jīng)??滴醵四辏?689年),王惟寬參加武鄉(xiāng)試,考中庚午科第二十五名武舉人,時年29歲。這在當時是一件盛事,姚安軍民府的縉紳為其題贈匾額達七塊之多,《云南通志》載其名。王惟寬曾被誤認為是姚安軍民府姚州人,實為姚安軍民府大姚縣苴卻人,七十八歲壽終,葬苴卻橋頭寺山。值得一提的是,王惟寬不但有武才,文采也好,曾傳著有 《醉書堂詩稿》兩卷,云南書院教習侯如樹羨其文彩,因此在他七十大壽時率子弟前來祝壽,并送過一塊題款為 “錦章壽言”的壽匾。王惟寬的婚姻也頗為傳奇,他娶的是遠在四川、中間隔著大涼山的嘉定州 (今樂山市)袁國政之女袁氏為妻,生兒子王暠、王嵩、王翯。王嵩也是個舉人。王嵩,苴卻黌學廟完成啟蒙教育后,獲得前往姚安府學繼續(xù)學習的機會。雍正十年(1732年),王嵩參加鄉(xiāng)試考中壬子科第三十名舉人。雍正年間,王嵩接受大姚縣令邀請,教讀于大姚書院,正值盛年而病亡,回葬永仁縣乍石村傍山,年僅四十一歲。

陳銓,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庚辰科第三十九名舉人??贾信e人后的次年即捐資籌建苴卻桂香書院,教書育人。絕非巧合的是二十七年后的乾隆五十年(1785年),他的兒子陳干寧考中丙午科第三十九名舉人。時隔二十七年,陳銓陳干寧父子相繼,同為第三十九名舉人,苴卻一地爭相傳頌,“人爭羨之”。陳銓陳干寧父子中舉之后,不愿為官,熱心公益,致力于教業(yè),史載 “苴卻創(chuàng)建社學,捐立書院,繁榮地方文化,其父子出力最多”。史稱陳銓 “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淡于仕進”“享年甚高,尊為一鄉(xiāng)之望”。

王運開,光緒十七年 (1891年)辛卯科舉人。王際唐,王運開之子,也是光緒十七年 (1891年)辛卯科舉人。王運開王際唐父子雙雙中舉,且為同年同科舉人,被稱頌一時,成為苴卻科舉佳話。王氏家族是苴卻一帶的望族,王運開王際唐父子雖然同年中舉,族人還是稱王運開為老舉人,稱王際唐為小舉人,以示區(qū)分,也有一點炫耀的意思。

老舉人王運開,字雨初,考中舉人后,曾擔任過通??h教諭,任期滿后回苴卻講學二十余年。他品行純正,文風淳樸,舉止風雅,能文善書,尤其是書法自成一路而很受學生歡迎。小舉人王際唐志行堅卓,學識淵博,畢生主講于苴卻桂香書院、大姚日新書院、仁和義學,地方志稱他“桃李盈門,譽滿全邑”。

據(jù)縣志記載,王際唐熱心公益事業(yè)。他的一個善舉是修建了羊蹄江鐵索橋。那個時候,苴卻境內(nèi)的羊蹄江上沒有橋,夏秋發(fā)大水,阻斷兩岸交通,往來商旅因此隔絕,影響地方經(jīng)貿(mào)發(fā)展。王際唐于是首倡在羊蹄江上修橋事宜,并帶頭捐資,得到苴卻商紳響應,連接羊蹄江兩岸的鐵索橋得以開工建設。不久,羊蹄江鐵索橋在今天的宜就鎮(zhèn)木馬村委會黑么村民小組傍一個叫做孔雀塘上方的江面上建成通行,從此不再受洪水阻隔,商旅行人因而絡繹不絕。此事很受苴卻邑人稱贊,時稱王際唐修建羊蹄江鐵索橋一事為“唐公善舉”。

苴卻黌學廟修成以后,旋即招收本地懵懂兒童入學,筆墨紙硯隨之引入,文化漸成氛圍。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苴卻人會在筆墨紙硯的使用過程中研制出一種享譽世界的名硯——苴卻硯。

在曾為苴卻轄區(qū)的金沙江大峽谷南岸的懸崖峭壁中有一種石頭,瓦青色,可做硯臺,苴卻人把它叫作硯瓦石。奇怪的是這種石頭里面有厚薄均勻的帶彩條帶,稱石標;有大小各異的眼,稱石眼;有金黃色、銀白色的線條鑲嵌在石頭里,稱金線、銀線,特別是有些線竟排列得像書簽一般非常整齊,非常罕見,極為珍貴。當?shù)厝藦慕鹕辰习稇已律喜蓙磉@種石頭制作墨盤、硯臺,供自家子弟入學使用,因此世代相傳,制硯技術(shù)日積月累而日臻完善,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銷往滇川兩省。這種硯臺因其石質(zhì)細密膩滑、瑩潔滋潤,而且“撫之如嬰兒肌膚、扣之聲音清越鏗然、視之文理清秀”,特別是它研墨細膩、發(fā)墨如油而冬天歷寒不冰、盛夏存墨不腐的特性,加上它特殊的石質(zhì)和花紋,在云南四川兩省市場上很受歡迎。這種此地僅有、別處所無的特殊硯臺因采產(chǎn)自苴卻而叫做苴卻硯。

民國初年,傳來要在全國各地征集物品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消息,宋光樞用三方苴卻硯應征參展,不久,消息傳到苴卻,說寸秉信為宋光樞制作的三方硯臺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獎章。宋光樞何許人也?宋光樞,貴州人,曾在苴卻巡檢司擔任過三年巡檢,他在苴卻為官時購買收集了一些苴卻硯,獲獎的三方苴卻硯就是從苴卻硯名家寸秉信處購得的。宋光樞把獲獎消息告知制硯人,并與之共同分享獲獎的喜悅,獲獎消息就此在苴卻傳開,在苴卻小城引起不小的震動。

原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鑿通航而決定在美國舊金山市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動蕩中的中國決定由農(nóng)商部全權(quán)辦理此事,并為此專門籌備成立了專責參賽事宜的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各省相應籌備成立巴拿馬賽事會出口協(xié)會,制定章程,征集物品。參賽物品大致分為教育、工礦、農(nóng)業(yè)、工藝美術(shù)等,征集范圍從工礦企業(yè)、機關(guān)學校,甚至直到普通農(nóng)民百姓,征集參展物品的時間長達數(shù)年之久。中國作為國際博覽會的初次參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臺上公開露面,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一是中國參展展品總數(shù)高達10萬余件,為參展各國之最;二是在那一屆博覽會頒發(fā)的25527個獎中,中國獲獎總數(shù)在所有參展國家中排名第一。這兩個第一,當時在國內(nèi)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苴卻偏居一隅,所產(chǎn)物品獲得國際大獎,“藏在深山人未識”的苴卻硯自此飲譽海外。從此以后,中國的名硯中,苴卻硯有了一席之地,更受文人墨客青睞。

到了當代,苴卻硯名聲日隆,得到方毅、范曾、黃胄等中國當代政治家、著名書畫家的廣泛贊譽,獲得 “硯中珍品”美譽的苴卻硯名聲鵲起。著名書法家啟功的 “中國苴卻硯”題名更是讓苴卻硯與啟功的書法相映生輝。1995年4月,喬石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出訪日本、韓國時,特選苴卻硯贈送日本天皇和韓國總統(tǒng),再次引起世界的關(guān)注,受到很高的贊譽。

獲得良好聲譽的苴卻硯還引起了文物專家的重視,甚至考證苴卻硯的前身就是在宋代文士中收到追捧的“瀘石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他在文章中多次寫到瀘石硯,對瀘石硯多有贊賞,還把瀘石硯與當時的其他名硯并列。特別值得一題的是中央電視臺 “藝術(shù)品投資”欄目2002年12月10日做了一期名叫 “中國苴卻硯 (瀘石硯)的收藏與鑒賞”的電視節(jié)目,確認苴卻硯就是瀘石硯。那一期電視節(jié)目的收藏鑒賞嘉賓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史樹青。史樹青說瀘石硯在北宋時就是硯中極品,并應用 《硯箋》卷三中有“瀘川石硯,黯黑受墨,視萬崖、中正砦白眉”來說明宋代瀘石硯在名硯中的地位非凡?!鞍酌肌钡涑觥度龂尽ゑR良傳》。馬良眉中有白毛,是馬家兄弟五才俊中最有才名者,因此用 “白眉”比喻同類中的杰出代表。綜合各方的論述,苴卻硯就是瀘石硯前身的理由有三:一是向朝廷進貢瀘石硯的瀘州并無產(chǎn)硯石的地方;二是瀘石硯當時又叫瀘水硯,瀘州一帶已是長江,不叫瀘水,而流過苴卻一地的金沙江古代稱作瀘水;三是據(jù)宋元文人記載,瀘石硯質(zhì)地花紋與當今苴卻硯十分相近。如果這樣的分析成立,苴卻硯不但是名硯,而且還是有來歷的名硯。

隨著永仁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苴卻石產(chǎn)品也從單一的硯臺向苴卻石藝方向拓展,使苴卻石材的發(fā)展空間不斷擴大?,F(xiàn)在有苴卻石印章、苴卻石茶盤、苴卻石書桌、苴卻石屏風等品目不斷面世,云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人、永仁苴卻民族工藝制品廠廠長馬世明甚至用自己多年研究苴卻石的制石技藝研制出一套由二十一塊長短不一、鏤空程度不同的磬石組成的樂器——石磬,音色優(yōu)美動聽。

苴卻黌學廟普及了地方文化,推動了苴卻硯臺的使用、研制、收藏;而苴卻硯臺的使用、研制、收藏反過來也促進了古代苴卻地方文化的發(fā)展。

如果說石刻是歷史的存根,那蘊含在里面的文化就是石刻的靈魂,而儒家文化在苴卻的傳播則肇始于苴卻黌學廟。苴卻黌學廟建成以后,選聘博雅老成之儒,教書識字,教習書法,開始培養(yǎng)苴卻自己的文化人,文化氛圍漸漸養(yǎng)成。此后四百余年,歷代苴卻文化人以石當紙、以刀為筆、以文勒石,賦予冰冷的石頭以藝術(shù)的生命和歷史的內(nèi)涵,形成了苴卻石刻。這些佇立在苴卻土地上的摩崖和碑刻,展現(xiàn)著苴卻人的生活片段,記錄著苴卻人的歷史滄桑,最終形成獨特的苴卻石刻文化。它們經(jīng)過歷史風云的洗禮,一直存留到今天,成為記錄苴卻歷史的重要載體。

那一方方摩崖石刻就是一處處生動的苴卻景觀。在地處川滇要沖的苴卻古道上,從江底河、羊蹄江兩岸的懸崖到金沙江邊方山上的峭壁,散落的摩崖石刻閃爍著歷史的光輝。至今幸存的苴卻摩崖石刻有清代參將彭子祥題刻在江底河南岸鐵索橋頭懸崖上的 “玉龍橋”,清代大姚知縣黎恂題刻在方山水頭箐北岸的 “幽澗鳴泉”,民國永仁縣長趙韓文、李嘉策、張渭清分別于任上題刻在方山七星橋南的 “漏天”“可以悟機” “豁我清機”,而高奣映題刻于拉列地摩崖的“容中”二字則昂然進入 《新纂云南通志》,以拓片形式存之史志。志載:“‘容中’二大字石刻,高奣映題書,高七尺廣三尺”。這些優(yōu)美、遒勁的漢字鐫刻在一塊塊歷經(jīng)滄桑的巖石上,彰顯著中國文化的魅力,見證著儒家文化對苴卻的浸染與濡養(yǎng)。

固化歷史文化的碑刻,作為歷史最忠誠的見證者、記錄者,它們默不作聲地記錄下那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時刻??滴醭跄旮邐T映寫了一篇叫做 《方山說》的美文,這篇不足四百字的短文把苴卻方山寫得奇絕而令人神往,幾本地方志都有記載,文末寫有“近釋一朗幕開山,題禪院名‘靜德’,蓋高氏其先宅,其上舊以‘靜德’名,不沒前人意。且碑以記之,志此山之概也”,透露出方山靜德寺的一段過往。在方山靜德寺里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名為 《撫彝府方山靜德寺莊田租佃公判碑》的斷碑。這塊斷碑記錄了方山靜德寺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件莊田官司,靜德寺贏了這樁官司,刻碑勒石以記之。而判決這次官司的“撫彝府”卻不見史志記載,可能是戰(zhàn)亂時期設置于苴卻而管轄四方的地方臨時機構(gòu)。這塊斷碑還透露出一個信息:很久以來,彝族就是苴卻這個地方的主體民族。

還是在方山,有一塊碑刻不能不提:方山赑屃碑,苴卻人稱方山烏龜碑,碑面上刻有 “詩文之?!彼膫€大家,碑下是埋藏高奣映的詩文書稿的地方,因此也有人稱之為 “詩文之?!北?。據(jù)《新纂云南通志·金石考》記載,碑面上的“詩文之?!彼淖质淌切度我Π餐镣邐T映所書,高八尺,寬一尺八寸。民國 《姚安縣志》把高奣映與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著名思想家并列,評價甚高。高奣映在康熙十二年 (1673年)接任祖上傳承下來的姚安軍民府土同知,但志不在政,37歲時把土司職位交給兒子高映厚,自己常在今天的姚安結(jié)嶙山、大姚曇華山和永仁方山之間游歷,著書有八十余種之多。到最后,高奣映選擇方山作為他詩文書稿的埋藏之地。

墓碑石刻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珍貴資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苴卻和很多地方一樣,會利用墓碑的方式來記錄資料,保存歷史,緬懷先人,比如《進士王憲伯行述碑》就記載了康雍乾盛世時期苴卻王憲伯生平和品質(zhì),以及祖孫四代的家族傳承。《進士王憲伯行述碑》立碑時間是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距今二百三十五年了。如果說 《進士王憲伯行述碑》是苴卻文人碑刻的代表,那武將碑刻的代表則非 《李宏開墓志銘》莫屬?!独詈觊_墓志銘》為騰越總鎮(zhèn)圖桑額巴圖魯蔣宗漢撰。墓志記述,李宏開祖籍江南,后遷住廣東,清代乾隆初年,始祖奉調(diào)隨征云南,落籍騰越,今騰沖,后來移居大姚右北界。大姚右北界也稱大姚又北界,即苴卻。咸同年間,云南動亂,李宏開追隨清末名將楊玉科部轉(zhuǎn)戰(zhàn)大半個云南,授從三品游擊副將領軍作戰(zhàn)。云南平定后,李宏開離開部隊,選擇了山清水秀的大嘎么作為自己最后的生活之所,終老支那村。《進士王憲伯行述碑》和《李宏開墓志銘》只是苴卻古墓碑中的代表。在藍天白云之下,青山綠水之間,靜臥在苴卻山地上的古墓碑數(shù)以百記,它們像一個個雖逝還存的靈魂,守望著這方土地。

廟堂碑刻凸現(xiàn)的是苴卻的 “人杰”,摩崖石刻表現(xiàn)的是苴卻的 “地靈”,有一塊為涵養(yǎng)水源、保護森林的碑刻則是苴卻先輩倡導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這塊保護水源地的護林碑刻由曹羅孫李楊高六姓人在道光七年 (1827年)合立,至今仍然在桃苴祭龍箐。在林林總總的各類碑刻中,這類碑刻并不多見,因而更顯珍貴。

苴卻歷史悠久,四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就憑借著磨制石器在這里生活繁衍,二千年前秦漢靈關(guān)道途經(jīng)這里,蜀漢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從這里渡過金沙江完成南征,唐太宗李世民在這里設州置縣。然而,歲月悠悠,滄海桑田,竟找不到那個時期的一碑一刻與文獻的記載來相互印證,成為遺憾,直到四百年前建成苴卻黌學廟。隨著苴卻黌學廟的晨鐘暮鼓一聲聲一年年悠揚地傳出,文化與文明的種子也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文教勃興,斯文始盛,一通通鐫刻著苴卻歷史的石碑,一塊塊題寫著先賢功績的墓志,一方方記錄著文人雅士的摩崖,或端坐于廟宇寺院,或鑲嵌于賢人墓壁,或刻寫于名山秀水,默默地記錄著苴卻的歷史,曾經(jīng)的故事。這些苴卻碑刻就是一張張苴卻歷史的存根,傳承著文化,延續(xù)著文明,也溫暖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心。

永年县| 桓仁| 当阳市| 大竹县| 隆回县| 亳州市| 久治县| 汤阴县| 石嘴山市| 新余市| 天祝| 东平县| 蓬溪县| 黎平县| 斗六市| 佳木斯市| 上杭县| 武义县| 遂川县| 扶余县| 元江| 静宁县| 湟源县| 内江市| 武城县| 文化| 东方市| 阿拉善右旗| 和平县| 罗源县| 蒙自县| 惠安县| 民勤县| 台安县| 新田县| 同德县| 屏南县| 垦利县| 沈丘县| 永新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