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期
刊物介紹
本刊是由中國科協(xié)主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其辦刊方針是:堅持以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前沿性、導向性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依靠和團結全國廣大地學工作者,探索自然奧秘,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促進我國地球科學領域研究和發(fā)展,發(fā)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為我國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地學科研人才。本刊主要報道有關巖石學基礎理論的巖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巖漿巖石學、變質巖石學、沉積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巖石同們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成礦學、造巖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tài)以及書評等。
巖石學報
- 早期大陸與板塊構造啟動
——前沿熱點介紹與展望* - 華北、華南、塔里木三大陸塊中-新元古代巖漿巖的特征及其地質對比意義*
- 呂梁群時代歸屬新證據(jù)*
- 巖石圈伸展的殼/幔拆離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 華北克拉通東部早白堊世巖石圈減薄與破壞機理*
- 地殼不同構造層次巖石變形機制及其構造巖類型*
- 東阿爾卑斯原-古特提斯構造演化*
- 松遼盆地南部白堊紀-古近紀擠壓構造的發(fā)現(xiàn)與盆地性質探討*
- 遼北地區(qū)早石炭世變質火山巖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特征:對華北板塊北緣東段構造演化的啟示*
- 華北東部晚中生代區(qū)域伸展背景下同構造花崗巖體的起源與就位*
- 內蒙古固陽地區(qū)白云常合山A型花崗巖:年代學、地球化學、Hf同位素研究及其對Columbia超大陸裂解的響應*
- 中亞造山帶東段晚三疊世伸展構造及巖漿事件:來自40Ar/39Ar和鋯石U-Pb同位素年代學的制約*
- 華北克拉通東部古太平洋板塊俯沖與回撤作用:來自遼西興城地區(qū)晚中生代花崗質巖石的記錄與啟示*
- 興蒙造山帶中段南緣晚古生代演化過程:來自蘇尼特右旗地區(qū)沉積地層及火山巖的證據(jù)*
- 中亞造山帶中段古亞洲洋北向平板俯沖過程:來自埃達克巖的證據(jù)*
- 克拉通破壞型金礦成礦機制:吉南板廟子金礦床閃長玢巖與重晶石流體包裹體、H-O-S同位素證據(jù)*
- 青藏高原東南緣晚漸新世-早中新世中下地殼流動:滇西瑤山與玉龍變質雜巖構造解析*
- 遼東鈾成礦帶連山關地區(qū)韌性剪切帶與鈾成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