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之麟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宣城(今屬安徽省)西北郊,山勢峻拔,林溪幽麗,因南齊詩人謝朓曾在這里吟詩而著名。早已心向往之的李白,直至五十多歲漫游到了宣城才如愿以償。他只身孤影,登山坐覽,飽餐秀色,用詩筆留下了獨特的感受。
詩題名之曰《獨坐敬亭山》,是因為詩中所寫的既不是從山下“望”山,也不是沿著山路去“登”山,更不是邊走邊看地“游”山,而是“坐”在峰巒環(huán)抱之中,對著面前的山景凝視出神。為了強調(diào)不是攜侶共賞,還特地加上一個“獨”字。因此,“獨坐”二字正是這首詩藝術(shù)構(gòu)思的特色所在。
首句“眾鳥高飛盡”,一下筆似乎就違反了“常規(guī)”。鳥兒是棲息山林的動物,它通??偸亲鳛樯骄暗囊粋€組成部分出現(xiàn)在詩人的筆下,如“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月出驚山鳥”(王維《鳥鳴澗》)。而李白這句詩中的鳥,既不在山谷鳴叫,又沒有在山空盤旋,雖然為數(shù)眾多,卻都高高地飛入青冥,而且一只不剩地飛出了視線。一個“高”字已經(jīng)使飛鳥遠離了山巒,又一個“盡”字,就把這些鳥兒從山景中徹底抹掉了。給人一種鳥去山空之感,突出地顯示了山的空寂和幽絕。
第二句“孤云獨去閑”寫云。云對于山,如影附形。云以山為依托,山以云為掩映,在詩人的作品中,二者從來是相映成趣的。在《獨坐敬亭山》這首詩里,詩人攝入鏡頭的僅僅是一片云朵,就是這唯一的一片云朵也徑自離開山巒飄然而去,并沒有給敬亭山增輝添色。閑,作“靜”解,表現(xiàn)了浮云輕盈飛動的神態(tài)。在首句“眾鳥飛盡”的描寫之后,這句又以“孤云閑去”同首句相呼應(yīng),給敬亭山的空寂和幽絕加重了分量。
鳥飛了,云去了,山又如何呢?詩人在經(jīng)過鋪墊之后,在第三、四句把筆鋒轉(zhuǎn)向了山,然而他的寫法卻出人意料地跳出了巢臼。歷代詩人寫敬亭山都是從正面著筆,選擇不同的角度勾畫它的形貌。唯獨李白這首詩把對山的正面描繪一概摒棄。他別開生面地避實就虛,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從詩人同山的關(guān)系上作文章,寫道:“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句中用“只有”兩個字,把一、二句中的“眾鳥”“孤云”同“敬亭山”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原來,寫鳥和云的動,正是為了顯示山的靜;寫鳥和云的離去,正是為了襯托山的巋然不動。詩人在句中借助“相”和“兩”這兩個字,把他對敬亭山看而不厭的感情,擴大為詩人和山雙方的相互之間的感情,也就把“看”和“不厭”這種人的行為和感受,加到了山的“頭上”,把它人格化了。這樣一來,使人感到,鳥飛,云去,就似乎是由于它們對詩人的冷淡無情,而山的巋然不動,也似乎是出于它對詩人的一往情深、依戀難舍。這真是“點石成人”的傳神之筆!
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只有”兩個字,這兩個字把詩人對外界的相知相愛的感情夸張地縮小到敬亭山這唯一的對象身上,而把近至眼前的“眾鳥”“孤云”,遠至當時社會上令詩人望而生厭的形形色色的庸俗之輩,都統(tǒng)統(tǒng)排除在外?!爸挥小?,意味著,社會之大,李白竟然找不到一個知己,也找不到一個把李白視為知己的朋友,而不得不把他自己尋求相知的感情寄托在一座木然無知的青山身上?!爸挥小?,意味著詩人在這里已經(jīng)不限于寫山、寫景,而是把詩筆深入到自我的內(nèi)心,揭示出詩人由于不為封建權(quán)貴和庸俗社會所容納而產(chǎn)生的深刻的孤獨和寂寞。“只有”,還意味著詩人向著當時扼殺人才的封建權(quán)貴,表示了極大的輕蔑和忿慨。在僅僅兩字之中,傾注了詩人多么復雜的感情啊!
詩中深刻的內(nèi)容和強烈的感情,同鳥飛、云去,人山互看所構(gòu)成的孤獨寂寞的藝術(shù)境界有機地融和在一起,表現(xiàn)得既含蓄又巧妙。沒有劍拔弩張的斥責,也沒有揚揚灑灑的抒情。足以當?shù)闷稹安恢蛔郑M得風流”。毫無疑問,出色地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是這首詩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摘自1981年第2期《語文園地》)
(插圖:肖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