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養(yǎng)儒
我們黨60年的發(fā)展歷程是不平坦的:革命形勢有高潮,也有低潮;指導工作有正確,也有錯誤,發(fā)生過多次情況危急和客觀形勢要求實行革命轉變。在這種歷史轉折關頭,黨的決策是否正確,對革命的進程具有決定意義。下面幾個史實,有助于青年同志們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在處置重大歷史事變中的膽識和果斷、縝密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者
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就曾討論過我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當時,雖然有人主張同孫中山的國民黨合作,但由于我黨這時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思想未形成,因此,在大會通過的決議中規(guī)定:“不得同其他政黨或團體有任何關系”。
黨的“一大”以后,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張?zhí)椎呐阃?,?2月23日到達廣西桂林,同孫中山討論了同國民黨結成聯(lián)盟的可能性。馬林回到上海后,向中共中央建議:放棄對“國民黨的排斥態(tài)度,到國民黨中去進行政治活動”。當時中央不接受馬林的意見。
1922年1月下旬,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邀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及其他革命團體的代表參加。會議指出,中國和遠東各被壓迫民族的任務,是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會議通過了關于共產黨與民主革命派合作問題。會議期間,列寧接見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張國燾、國民黨代表張秋白和工人代表鄧培,詢問了中國革命情況,鼓勵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張國燾回國后,向中央匯報了這次會議和列寧接見的情況。但中央仍反對與國民黨合作。
同年4月下旬,達林以蘇俄政府全權代表的身分,在張?zhí)椎呐阃拢啻蜗驅O中山提出建立國共兩黨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建議,孫中山對國共合作的必要性也缺乏認識,因此,只同意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
國際代表馬林再次來華,1922年7月,向中共中央傳達了共產國際關于中國共產
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的意見。八月下旬,在馬林的建議下,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舉行了特別會議。與會者經過一番討論,逐步認識到同國民黨建立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必要性;同時也指出,國民黨必須按照民主的原則進行改組,接受我黨反帝反封建的綱領和扶助農工的政策。
8月14日,孫中山被廣東軍閥陳炯明趕出廣州,避居上海。這時,我黨陳獨秀、李大釗等先后與孫中山會晤,說明我黨關于實行國共合作的主張。處于絕望中的孫中山不顧國民黨內頑固分子的反對,欣然表示同意,并贊同依照民主的原則改組國民黨。
1923年2月7日,爆發(fā)了震動全國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工人階級的英勇斗爭,使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進一步認識了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大罷工因軍閥大屠殺而失敗,也使我黨對國共合作的必要性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加速了國共合作的步伐。
同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在廣東舉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隨后,孫中山在廣州召開特別會議,指派廖仲愷和共產黨員譚平山等組成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辦理改組國民黨的事宜。
在我黨的幫助下,孫中山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黨員李大釗、毛澤東、譚平山、瞿秋白、林伯渠、王盡美、李維漢、李立三等出席了大會。大會通過了共產黨人起草的宣言,接受了我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和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大會選舉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24人,其中有共產黨員李大釗、譚平山、于樹德;候補中央執(zhí)行委員17人,其中有共產黨員毛澤東、林伯渠、翟秋白、張國燾、于方舟、韓麟符、沈定一。接著又改組國民黨中央黨部,共產黨員擔任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農民部部長和工人部的實際領導職務。從此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加快了中國革命的步伐。在我黨正確領導下,1924年工人運動開始復興,農民運動和青年運動有了發(fā)展,1925年,以“五卅”為起點,掀起了席卷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大風暴,在群眾斗爭的基礎上,舉行了北伐戰(zhàn)爭。國共合作的建立,使過去死氣沉沉的國民黨獲得了新生。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和黨員人數(shù)得到迅速擴大。1922年“二大”時,黨員總數(shù)只有195人,到1927年黨的“五大”時,黨員總數(shù)發(fā)展到5萬7千9百多人,成了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