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是種氣息,只能聞到,怎么會看得見呢?恐怕寫錯了吧!
沒錯!讀完這段故事就知道了。
宋代的圖畫院,常常出題考畫家。形式同命題作文差不多,區(qū)別只是用畫來答卷。
一次,畫題是一句詩:“踏花歸去馬蹄香”。這詩句的意思很明白:人們在春天騎馬賞花,游玩后,馬蹄由于踩著了飄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兒也變香了。
這個題目有點難。因為游人、落花、馬蹄都有具體形象,是好畫的。但馬蹄香卻不好畫,香是氣息,只能聞到,肉眼看不到呀。然而,這句詩的精髓正在這個香字上,還非畫出來不可。畫師們個個抓耳撓腮,無從下筆,有的人畫是畫了,無非畫出滿地落花,游人騎在馬上,馬蹄踩著花瓣,就是丟了那個“香”字。難雖難,但仍有聰明的畫師畫出來了。畫面上繁花壓枝,落花遍地,游人騎在馬上,馬兒輕快地揚起一只后蹄,兩只蝴蝶,追逐著馬蹄蹁躚飛舞!蝴蝶是愛采花的昆蟲,哪兒有花香,它們就去那兒。蝶既然追逐馬蹄,豈不是因為馬蹄香嗎?這樣,他用兩只蝶就把看不見的香氣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了。因此,這位畫家終于考取了第一名。實際上,畫兩只蝴蝶,不僅把個香字表現(xiàn)出來了,而且增加了盎然的春意,也襯托出了游玩賞春人的愉快心情,使整個畫面也更加生動了。
(摘自地震出版社《寫作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