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甫
近年來,癡讀上了《中國名勝詞典》。每天工作之余盥手閱讀這部書,真是不出戶庭而祖國山川湖泉、巖洞園林、官殿寺廟、樓臺亭閣等名勝古跡、文物建筑殆已遍歷矣。我對它的附錄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一百八十處的編號及分類號這種處理辦法,很為贊賞。別小看了這些阿拉伯?dāng)?shù)字,那可是講究效率和科學(xué)性、為讀者著想方便索檢的表現(xiàn)。如果詞典正文也和附錄一那樣編有次序號,或者按地區(qū)分類編號的話,就更要省便得多。我在閱讀這部詞典時自己作了編號,全書所收條數(shù)明確了,是四千五百九十四條。然后,在查檢或?qū)φ詹牧蠒r只要按總序號一找即得。對于常用者說來,每查一次省去幾分鐘,年長日久就決不是小數(shù)目了。據(jù)知,瑞典當(dāng)局對國內(nèi)星羅棋布的五萬多個湖泊一一作了登記注冊,每個湖泊都有自己的順序號,這樣編制的全國湖泊目錄,包括所有湖泊的水溫和利用這些水力資源發(fā)電的可能性等資料,對于使用者極為便利。我國書刊中包括工具書在內(nèi),也有注重順序編號的,如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