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哈羅德·庫什納爾
在我的書房里,他非常焦慮地對我說:“兩個星期前,我的一位同事死了。他在辦公室的事現(xiàn)在又由別人干了,就好象他從來沒存在過一樣。我一直在想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落到這個地步,后人將會把我們遺忘,就象我們從來沒在這世上存在過一樣”。
向我講這一席話的人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怕的是他將一事無成地離開人世。他怕他不能做些他死后還能使人記得起他的事情。
那么到底我們該怎樣面對人生?探討了我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經(jīng)驗之后,我驗明了四條能使生活過得比較完美的法則。
1.接受挑戰(zhàn)和忍受痛苦
我們必須隨時準備忍受命運帶給我們的不幸,否則我們就永遠不敢去希望,去愛。如果沒有準備接受痛苦的打擊,其中包括感情上的打擊,我們就永遠體會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快樂。我們應該相信對于任何一種痛苦,都有一種方法可以制止它。當一個人的要求遭到拒絕的時候,當一個人疾病纏身的時候,當一個人的夢想得不到實現(xiàn)的時候,當一個人面臨這些不幸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首先精神負擔不要太重,從失望和災難中解脫出來,就是說要把你心靈深處的某一部分徹底舍撣。敢于承認這個事實:不幸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永久的,并且不幸是可以忍受的。
2.廣交朋友
人人都需要幾個親密的朋友,伴隨我們度過一生。
夏季的一天,我在海邊觀看一個小男孩和一位小姑娘用岸邊的沙土精心地造一座城堡。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完成的時候,一個大浪把“城堡”沖成了一片濕濕的沙土。我當時以為這兩個孩子準會大哭起來,出乎我的意料,他倆手牽著手,快樂地沖向岸邊。然后又坐下來重新開始。
人的一生中花費許多時間和經(jīng)歷建造的東西都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大浪隨時都會把他們沖倒。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人緊緊地握著你的手,你就不會感到太悲傷,你就會有信心重新開始。
3.相信你能對別人產(chǎn)生影響
人世間,不可能人人都富裕,不是人人都有天資。但我們能利用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做一些留芳百世的事情。一位有經(jīng)驗的速記員或一位老工人可以向新職員或新工人傳授工作經(jīng)驗;教師更能夠通過授課而對他人產(chǎn)生影響。我們所知道的最持久的一種滿足就是在一些小的但又是重要的方面影響別人。
4.活著,就要過得有意義
哲學家霍勒斯·凱倫曾經(jīng)說過:“有些人因為想到總有一天會死掉,而選擇了及時行樂的生活道路,另外一些人對生活充滿信心,而生活得很有價值。前一種人即使活著,他們的靈魂卻已經(jīng)死了。后一種人卻雖死猶生。無論我什么時候死,我決心做后者。”
“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生活不是只去寫成一部偉大的著作,不是去積累錢財和權(quán)勢,而是愛和被愛。我們應該相信生活就是對財富和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每交一個新朋友,每體會到一個新的真理,每一個新的經(jīng)歷都能使我們變得更加豐富。
生活就象一部好書,你對它體會得越深,書中的意思就體現(xiàn)得越明確,書中的角色顯得越有血有肉,最后,你會從中得到一種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