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明
人類日常生活的變化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對人們的身體和精神造成各種影響。如果這種影響是消極的,而且是強烈的,就可能造成精神上的緊張和“壓迫”,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嚴重損害。
造成精神“壓迫”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精神“壓迫”的強度也是不相同的。美國有位精神分析家霍莫斯,曾對人類日常生活的變化和“壓迫”的關(guān)系用數(shù)字(點)來表示,做了有趣的分析。據(jù)根他的分析:配偶死亡是100(點),離婚是73,家屬死亡是63,結(jié)婚是50,失業(yè)是47,家屬生病是44,性生活不一致是39,職位調(diào)動是36,職位升降是29,與親戚發(fā)生糾紛是29,與上司發(fā)生摩擦是23,遷居、轉(zhuǎn)校是20。如果同時遭受到幾種變化的沖擊,則其所受到的“壓迫”強度便是這幾種變化所造成的“壓迫”強度之和。
據(jù)霍莫斯調(diào)查,一年中遭遇到300點以上變化的人,80%會變成神經(jīng)質(zhì)。大多數(shù)醫(yī)生認為,積蓄在心中的“壓迫”是胃潰瘍、高血壓、偏頭痛和腸絞痛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長期下去,甚至可成為癌癥的“催化劑”。因此,要適應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保持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人們就應該學會解除精神“壓迫”的方法。
那么,怎樣才能最有效地消除這種“壓迫”呢?最簡要的答案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吐!諺云:一吐為快??梢哉f,這就是消除煩惱的藝術(shù)之精華。
有人主張,當你煩惱不安的時候,你可一氣跑上三千米,跑得滿頭大汗,讓你的怒氣與煩悶隨汗水一起流淌,然后用溫熱水痛痛快快地洗個澡。也有人主張,當你悲痛欲絕時,你盡管放聲大哭一場,讓煩惱與悲痛隨淚水一起流淌,因為哭泣能將體內(nèi)過剩的壓抑物質(zhì)甲狀腺素或三碘甲狀腺氨酸從淚水中排出,從而使人體內(nèi)物質(zhì)保持平衡,有消除壓抑的效果。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所屬的各個企業(yè),都設有被人稱為“出氣室”的“精神健康室”,便是采用了“一吐為快”的道理。一個牢騷滿腹的工人,走進“出氣室”,盡可拿起木棍,對準安放在那里的象征著經(jīng)理、老板的橡皮塑像揍個痛快,然后可進入“懇談室”,和等候在那里的態(tài)度極其熱情的職員交談,將心中的不快盡情地傾吐。
很多心理學家和精神衛(wèi)生專家,認為向自己的配偶或要好的朋友傾吐是最好的辦法。寫信給有深交的朋友;把你的煩惱寫在紙上,你會有“一吐為快”的感覺,即使這封信沒寄出去,你的煩惱已消除了大半。
但日本的長谷川和夫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每天寫日記。如果你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全部“吐”在日記上,更會有說不出的痛快,“吐”完了,心情便好象輕松了許多似的。這種方法對想不開的青年人尤其有效。
把心中的芥蒂隨便地寫在紙上,也有一定的解除煩悶的效果。比如當你對無聊的會議或者聽講感到不耐煩的時候,在筆記本上胡亂地涂寫,這種動作雖然完全是出于無意識,可也是在消除精神上的“壓迫”。
總之,由生活中的變化而導致的精神“壓迫”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不讓它積蓄而采用適當?shù)姆绞郊皶r地“泄吐”,以維系和確保我們的精神堡壘不致被這種“壓迫”侵損和摧毀。
(摘自《科學生活》198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