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山 洪 峰
智除楊宇霆
張作霖死后,張學良繼父位任奉天督辦及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職。他決定響應蔣介石“南北統(tǒng)一”的號召,拋棄五色旗,換上青天白日旗。
“易幟”那天,奉天八門、八關商店及住戶懸旗祝賀,唯有與日本關東軍素有勾結的楊宇霆公館掛五色旗。楊宇霆還決定利用支持常蔭槐出任中東路督辦一事,逼張服從己意;張學良決定將計就計,當楊、常來到張公館時,密令衛(wèi)隊將二人就地處決。斃楊雖因楊多行不義,然禮義不能不講。于是,張親題挽聯(lián)一副,一為追悼,二為表明心跡:
距同西蜀偏安,總為幼常揮痛淚;
凄絕東山零雨,終為管叔誤流言。
此聯(lián)明白宣告天下,殺楊是不得已而為之。上聯(lián)用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字幼常)典故,明示殺楊時的心情;下聯(lián)借《詩·豳風·東山》句:“我徂東山,慆慆(按:久遠義)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庇玫氖侵芄珫|征典故。當時武王初表,周公攝王位,管叔等在國內(nèi)散布流言,說:“公將不利于孺子(指謀害成王)”,商人殘余勢力見機可乘,聯(lián)合舊屬國起兵反周。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即殺武庚,黜管叔等,終于鞏固了政權。此聯(lián)明正楊宇霆的罪行。這兩個典故恰應殺楊之舉,用得十分恰當,且上下渾然一體,于雅正中見正氣,實屬聯(lián)中上品。
巧對林權助日本政府唯恐張學良與南京政府統(tǒng)一而影響其在華勢力,特派中國通林權助前來“規(guī)勸”張學良莫與南京方面合作。張學良對此始終未予理睬。直到林權助臨走,張學良為他餞行,他說:“我和你父親是老朋友了,這次受政府派遣到你這里,毫無結果,你始終不肯正面答復我。”張學良說,“林先生,你替我想到的比我自己想的都周到?!绷謾嘀指吲d??蓮垖W良又說,“但是你有一件事情沒有替我想到?!绷謾嘀荏@訝:“什么事?”張學良說:“我是一個中國人?!?/p>
發(fā)動西安事變
張學良到歐美旅游回國后,看到蔣介石全力“剿共”,曾打算找機會勸蔣介石應當先團結抗日。為此他曾與周恩來見面,密談了一次。通過會談,達成了協(xié)議,取得了“中國應立即停止內(nèi)戰(zhàn),團結一致抗日”的共識。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到西安視察,曾同張進行會談,但在先“剿共”還是先抗日的問題上,因意見不同,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
“西安事變”發(fā)生在12月12日。16日,張學良與周恩來達成協(xié)議,發(fā)表八點聲明,包括停止內(nèi)戰(zhàn)“剿共”行動,團結一致抗日,排除國民黨內(nèi)部親日派等等。但蔣介石拒絕與周恩來會談,后經(jīng)宋美齡和宋子文從中周旋,蔣介石態(tài)度才緩和下來,愿與周恩來會談。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在機場備妥飛機欲送蔣介石回南京時,突然提出要陪蔣介石回南京。當時,楊虎城等人都力勸他不能去,蔣介石也未強迫,但他還是與蔣介石一起搭上回南京的班機。1990年8月,他在接受日本廣播協(xié)會采訪時說:“‘西安事變后隨蔣介石飛往南京,沒有什么別的意思。因為我是反對內(nèi)戰(zhàn)的,如果我不這樣做,也許內(nèi)戰(zhàn)會更擴大。所以我寧愿犧牲我自己?!睆拇?,他在南京被國民黨以監(jiān)禁領袖罪被判刑十年,被軟禁起來。消息傳出后,東北軍的青年將領打算營救他,他寫了信,希望他們不要再跟國民黨發(fā)生沖突,不要擴大內(nèi)戰(zhàn)。
怒折釣竿
1939年冬,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奉蔣介石之命,請被“嚴加管束”的張學良將軍寫信給鮑文樾,勸他不要同汪精衛(wèi)同流合污。鮑文樾原屬東北軍中的少壯派,曾任張學良的參謀長、東北軍駐南京代表。西安事變之后,鮑被迫離開東北軍,郁郁不得志,經(jīng)周佛海牽線,投靠了汪精衛(wèi)。張學良從國家民族利益出發(fā),欣然寫信給鮑,叫他不要“做歷史罪人,好自為之”,鮑接信后沒有理睬。后來,鮑當上了汪偽南京政府軍事委員、軍政部部長。
1943年,戴笠又請張學良寫信給鮑文樾,要鮑反正,為軍統(tǒng)效勞。此時張學良考慮到自己已被囚禁7年之久,失去政治權力,便借此機會向蔣介石索取一根釣魚竿。戴笠向蔣介石報告說:張學良太小氣,連一根釣魚竿也舍不得花錢買。蔣介石答:你懂得什么,這是他暗示我,要他釣魚必須釋放他,要給他根政治權力的釣魚竿。不久,張學良得到蔣介石所贈的一根美國進口的高級釣魚竿,它能長能短,能縮能伸。張學良接到這根竿后氣得直發(fā)抖,將它折斷為幾節(jié),并對趙四小姐說:“老蔣要我‘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