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成
當你去醫(yī)院檢查“肝病”時,醫(yī)生常常會囑咐你查查“兩對半”。“兩對半”是怎么回事呢?
“兩對半”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體系統(tǒng),實際應該是“三對”。由于其中“一半”,即病毒核心抗原(HBcAg)用常規(guī)檢查方法不能檢出,故只能檢查“兩對半”,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第一對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HBsAg,抗-HBs)。人體在感染乙肝病毒后3周,表面抗原(HBsAg)開始在血中出現(xiàn),急性肝炎至少持續(xù)5周,直到癥狀消失后,滴度才逐漸下降,最長者可持續(xù)5個月。慢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可持續(xù)多年甚至終身,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單純表面抗原只有抗原性,無傳染性,但是病人或乙肝病毒攜帶者血中查出的表面抗原不是孤立的表面抗原,它和病毒核心是分不開的。故血中查到表面抗原應該說還是有傳染性的。該抗原除在血液中存在外,唾液、尿液、精液、乳汁中也都存在。它是乙肝病毒存在的間接指標。表面抗原消失后數(shù)周或數(shù)月,血中出現(xiàn)表面抗體。該抗體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它的出現(xiàn)表示身體已經獲得了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此時已沒有傳染性了。
第二對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和核心抗體(HBcAg,抗-HBc)。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細胞核內,血液中的病毒顆粒必須經過特殊處理去掉外殼后才能查出核心抗原,所以,醫(yī)院里一般不做該項檢測,核心抗原是病毒復制指標之一,表示傳染性大,核心抗體在表面抗原出現(xiàn)后2~4周,方可從血中查到,提示乙肝病毒感染??赡苁墙诟腥荆嗫赡苁沁^去很早以前感染的。
第三對是乙肝病毒的c抗原和c抗體(HBeAg,抗一HBe)。e抗原在血中的出現(xiàn),稍后于表面抗原,但消失較早,消失后出現(xiàn)e抗體,e抗原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指標,表示傳染性大。e抗體出現(xiàn)后表示身體里病毒復制已經明顯減少,傳染性也降低。
總的說來,e抗體和表面抗體出現(xiàn)是好事,特別是表面抗體出現(xiàn)是最滿意的。如果e抗原持續(xù)陽性則不好,應該注意定期復查,可用些藥物促進e抗原向e抗體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