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未成年的經(jīng)歷,但不是每個人都認識到未成年人需要家庭、社會的特殊保護;每個家庭幾乎都有未成年人,卻不是每個家庭都知道中國有一部未成年人保護法。
有一個統(tǒng)計,中國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4億多,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美、英、法、德4國人口的總和。僅從這個數(shù)字來看,在中國,保護未成年人,無疑是一項巨大的任務。
保護未成年人需要有物質(zhì)的、文化的條件。未成年人需要有受教育的條件、需要有娛樂的場所、需要有適合他們成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但我們的不少成年人卻忽視了未成年人的這一些特殊需要,不管在大都市還是在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你或許不容易找到青少年宮這類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但你大概不難找到咖啡館、歌舞廳、卡拉OK廳、酒巴、錄像廳……你甚至可以在這些場所中找到不應該在這兒出現(xiàn)的未成年人;你還可以在擺著花花綠綠、似裸非裸的美人封面的書刊攤前看到圍在那兒的未成年人;只因為那些被錢熏黑了心的老板想在未成年人身上賺那點昧心錢。或許你認為這一切都無須驚詫,但當有一天,你的孩子,或許是你認識的一個朋友的孩子由于這些不良文化的影響,滑向犯罪邊緣時,你也能坦然視之、不動聲色嗎?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她既有著許多良好的文明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不少的精神羈絆。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中,晚輩自來是沒地位的。雖然今天的獨生子女成了家庭中的小太陽,但“父為子綱”的陰影仿佛仍在作祟。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信件和干涉子女的正常活動似不足為怪,還有在我們的影視作品中見多不怪的,那些為了工作,“公”而忘“私”,把孩子鎖在家里讓煤氣熏了的現(xiàn)象,這與那夫妻離婚時為爭奪孩子而藏匿孩子,不都是同出一轍地把孩子視作大人的“私有物”,忽視了小公民生存的權(quán)利,忽視了成年人作未成年人監(jiān)護人的責任嗎?
畢竟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還未完全成熟,面對紛繁的世界,他們還缺少足夠的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因此需要社會為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長提供特殊的保護。199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從1992年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無疑是中國未成年人的福音。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在我們努力實現(xiàn)本世紀末翻兩番和到下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的跨世紀進軍中,我們依賴的力量、我們寄托的希望,正是今天的孩子。因此,保護孩子,就是保護明天;保護明天,必須從今天開始。從今天開始必須為明天而投資、而工作,從現(xiàn)在開始注意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會教育環(huán)境。也正是為了祖國的明天,共青團中央同中宣部、全國人大內(nèi)務司法委員會、國家教委、司法部聯(lián)合從1994年起實施主題為“孩子·明天·責任”的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保護明天行動”,本刊從本期起特辟“保護明天行動”專欄。
共青團和少先隊是我國青少年的群眾組織,以團帶隊是共青團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團隊組織責無旁貸應努力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努力增強社會各方面和廣大公民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感,提高未成年人自理、自學、自律、自護、自強的能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為保護未成年人辦實事,進一步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個人都來為保護未成年人和保護我們的明天做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