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益 丁 聰
楠、梓二邑,夾金水相望,郭、徐二守分治焉。
金,惡水也。豐水之季,高江急峽,水勢(shì)喧
郭守治楠,董工筑堤,大戶則捐貲代工。大戶怨,布散流言,謂郭守貪功擾民、聚斂無饜。御史糾彈,輕者謂“敷政體民之心未細(xì)”,重者則謂“撫馭無方”、“需索勒
徐守治梓,眠花臥酒,歲修盡廢。河工之貲,盡入私囊。而有司以“清慎勤謹(jǐn)”、“才情敏練”保舉,任未滿而左遷矣。
翌年夏,洪水至,楠邑以堤固得存,繼任以“治政有方、允堪保舉”遷太守。梓邑河堤盡毀,大水沖溺,邑守初至,即以“怠玩疏忽、朦昧執(zhí)迷”問斬。
有為郭守鳴冤并參徐守“溺職偷安”、“稽遲怠玩”者,宰輔均以“宸衷已斷,毋庸再議”駁還。
夫勤于王事者罷;玩忽職守者遷;坐享其成者賞;代人受過者斬。是非之顛倒若此,宜乎奸胥猾吏之如魚得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