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癌癥的治療,除了手術(shù)、化療、放療外,還有生物毒素療法。生物毒素包括動植物、海洋生物、菌類等所產(chǎn)生的多種毒素。該療法以毒攻毒,如異軍突起,受到了醫(yī)學界的重視。目前看來,7種蟲類中藥的毒素對癌癥的治療頗有效驗。
華蟾毒:華蟾毒素是從蟾蜍耳及皮脂腺分泌物中提取的,其有超常的抗癌作用。對消化道、肺、乳腺、皮膚、陰道、宮頸等部位的癌癥,療效十分顯著。具有抑制癌細胞呼吸、鎮(zhèn)痛、升高白細胞等功能,尤其適用于失去手術(shù)機會的中晚期癌癥患者。
去甲斑蝥毒素:從劇毒中藥斑蝥蟲中提取,可廣泛用于消化道、肺、乳腺等部位的癌癥。其特點是殺傷癌細胞的能力強,升高白細胞、改善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是國際上首創(chuàng)的保護白細胞的抗癌藥。
蛇毒:從多種毒蛇的毒液中提取。主要成份是含毒素的蛋白質(zhì)、酶、精氨酸酯酶等。以蛇毒為主的制劑,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器、血液、骨髓、皮膚、甲狀腺、腦等多部位的癌癥有治療作用。蛇毒治癌作用快,可減輕癥狀、縮小腫瘤、延長壽命,療效顯著,是當今生物毒素中最有希望的抗癌藥。
蝎毒:蝎毒素是從劇毒的全蝎尾梢毒囊中提取的,抗癌有效物質(zhì)為蝎毒蛋白。對消化道、皮膚、乳腺、鼻咽、淋巴等部位的癌癥作用明顯,對癌性疼痛的止痛有特效。
螟蚣毒:從巨蜈蚣的毒液中提取,其抗癌物質(zhì)為蜈蚣毒蛋白。對消化道、乳腺、皮膚等部位的癌癥有較好的抑制和鎮(zhèn)痛作用,對淋巴癌有特殊療效。
蜂毒:從工蜂的毒腺中分泌出的蜂毒素,內(nèi)含蜜里酊、磷酸脂酶A等,可使癌細胞得到抑制。對肺、淋巴、乳腺、絨膜上皮等處的癌癥療效較好,其鎮(zhèn)痛作用十分顯著。
蜘蛛毒:從蜘蛛毒液中提取,主要含蛛毒蛋白、多肽類毒素、透明質(zhì)酸酶等,對消化道、呼吸道、皮膚等處的癌癥療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