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默
是一種精致的人皮面具在視聽傳媒上迎風飄揚,在銀幕熒屏、紅紅綠綠的招貼和印刷品上反復推出;
是一群虔誠的歌迷熱情圍堵簽名售帶歌星的滑稽場景。歌星撥開眾人登車離去,關門當口還壓傷了一位歌迷。歌手在車上望著黑鴉鴉的人群,心中啞然失笑:“傻不傻,哈哈!”
是一群瘋狂的影迷圍堵當代艷星的“喜劇”。擁擠中,影視名人揚手給了影迷一記耳光,耳光中儼然有麻辣豆腐的滋味;
是一種半葷半素的名人隱私在半推半就中向大眾推銷,貨物脫手后名人與追星記者均暗暗發(fā)笑;
是“名人”們一夜暴發(fā)后,什么事他(她)都要插一杠,演而優(yōu)則唱,唱而優(yōu)則導,導而優(yōu)則侃,侃而優(yōu)則著書立說;
是“太忙、太忙”的口頭禪掛在他(她)們嘴上,崇拜者來信成堆成捆的大躍進“衛(wèi)星”式報道屢見報端;
是閃電戰(zhàn)、攻心戰(zhàn)外加埋伏戰(zhàn),“旁觀者迷、當局者清”的一種游戲,幾分制作外加幾分陰謀式的趣味推銷;
是如何熟練地游走在藝術(shù)、學問、權(quán)力、金錢、大眾、媒介的邊緣,而不粉身碎骨的一種競技體育;
是一種揚名立萬后的狂傲,對著小學生般智商的電視主持人的矯揉造作,一種廢話藝術(shù)的展播;
是工業(yè)時代流水線上制作的產(chǎn)品像轟炸機扔炸彈般進入千家萬戶,無法拒絕也無法逃脫;
是晚會一臺接一臺推出,游藝節(jié)目把特邀嘉賓、主持人和臺上臺下觀眾一個個變成“二百五”的操作流程;
是“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的當代苦肉計,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誰也管不著;
是記者招待會上被紅包轟炸后,新聞炮制大師們聯(lián)袂推出的“星星之光”,看著他們那一張張忙碌而肥潤的臉,就想起了“流行品”的接生婆;
是一種泡菜和火鍋,一邊刺激著追逐流行的小市民的小腦神經(jīng),一邊使之大腦麻木;是一種文化酸辣湯:一分貨色,二分佐料,七成水分……喝得市民們遍體通暢;
是一種掛著文藝招牌的流感,見到流行的盛況,仿佛聽見滿世界抽風般的噴嚏之聲互相傳染;
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和判斷力的高下,“流行”最能檢測一個成年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