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芝 吳增定 海狼 李四龍 李茂增
主持人的話:流行,流行人,壓根兒就是一團感覺的霧,非要用理論論出個所以然,豈不荒唐?不過,追根溯源,多少偉大的理論不是在荒唐的追問中誕生?
羅蘭芝(某外企職員,26歲):
流行是青春的“呵氣”
流行就像感冒一樣,每個人都肯定會得的。小孩子在感冒中長大,年輕人在“感冒”中展示青春活力。流行不是中年人的堅定,老年人的平和,流行是青春的“呵氣”。人不是精密儀器,不可能都那么理性,更多的時候是在迷茫和感覺中,追趕流行有時是一種存在的證明。
吳增定(研究生,25歲):
如果一個人完全被流行操縱,他就廢了
我自己不愿意盲目被卷進去,但對社會上的流行抱寬容態(tài)度。我不想批判它,基本態(tài)度是警惕,警惕流行侵占了自己的生活領(lǐng)地。對于十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對流行著迷,合情合理,雖然不是最好,但也不壞。對于一個成熟的青年,最主要的是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像流行歌曲,閑時跟著唱唱,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整天沉迷于某種流行的東西,就等于被它操縱,很可怕。如果一個人天天去唱卡拉OK,我們?nèi)锏娜司驼f,“這個人廢了!”海狼
(自由職業(yè),24歲):
流行的趣味就在心轉(zhuǎn)的時候
除去傳染病以外,流行一詞其實大
可不必令人們的神經(jīng)繃得太緊?!吧讲晦D(zhuǎn)水轉(zhuǎn)”,仁者智者終有自得其樂的時候,
10年前的流行歌曲現(xiàn)在聽起來,大概只有“珍藏版”的意思了。今夏“街上流行露肚皮”,聽起來也遠沒有近百年前的“街上流行剪辮子”那樣令人心驚肉跳。肥環(huán)瘦燕,高跟休閑,魏晉士大夫的金丹藥餌,到20世紀(jì)老百姓的紅茶菌,可愛的人們總是跟著可愛的流行轉(zhuǎn)。
流行的東西怕總是太快,如女孩子的表情,如夸父追逐的太陽。緊趕慢趕,總是不得要領(lǐng)。自己氣喘吁吁一步追到位,總是落伍。做中流砥柱怕是太不近人情,能立住潮頭的人又終究是少數(shù),索性不如歇歇腳。也許明天太陽就從身后升起來了,落個“返樸歸真”或是“懷舊情結(jié)”什么的,不留意倒領(lǐng)風(fēng)氣之先,走在時尚的前頭了。
“風(fēng)不轉(zhuǎn)云轉(zhuǎn),云不轉(zhuǎn)心轉(zhuǎn)”,流行的趣味大概就在心轉(zhuǎn)的時候。
李四龍(研究生,24歲):
這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反對
享受流行就是享受一份輕松自在。想像一對年輕的夫妻,干了一天活兒,回到家很累了,丈夫說:“來點音樂吧!”妻子問:“想聽什么?”丈夫揮揮手:“流行什么聽什么?!泵魈焖麄冞€要上班,怎么可能想那么多?這時人處于休戰(zhàn)狀態(tài),不想思考,懶得選擇,寧愿把這個主動權(quán)轉(zhuǎn)讓給制造流行的人。是的,不該讓人們工作之余還去思考,所以我認(rèn)為這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反對。
李茂增(研究生,23歲):
流行有時是心底一個長久默默相守的朋友
我們是伴隨流行長大的。不跟隨流行,就顯得很怪。比如你問我“崔健是誰?”我說“不知道!”你怎么看?如果你不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事,怎么和人交談?
流行歌手,并不都是過眼云煙的感覺,有時候會成為我們心底的朋友,一個長久默默相守的朋友。羅大佑就是我的一個這樣的朋友。唱他的歌就像唱自己的心曲。
一個流行的東西如能長久吸引我,也可以得到美好的、永恒的東西。像NBA的喬丹、約翰遜,他們給我的是一種體育精神。像三國演義、沙士比亞的戲劇,有當(dāng)時也屬流行的東西,后來就成了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