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婧
結交名人成了作業(yè)
結交名人恐怕是許多人都渴望的,但像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96戲劇管理班這樣,把交往名人布置為學生的一項作業(yè)還不多見。譚宗堯、雷恪生、任鳴、鞏俐、呂麗萍、王志文、濮存聽、牛振華、張有待、譚路璐……劇院院長、名演員、獨立制作人、電臺DJ都成了他們的采訪對象。老師不提供任何協(xié)助,全靠自己拳打腳踢想辦法,還要設法保持同名人的聯(lián)系。不是追星,而是以備同學們?nèi)蘸笾?。因為這個1996年9月開辦的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科班戲劇商人,全班14名學生畢業(yè)后的從業(yè)方向是擔當戲劇、影視、晚會等生產(chǎn)、演出的從頭到腳的統(tǒng)籌制作,出色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豐富的人際資源儲備不可或缺,干這行,你必須“入網(wǎng)”。
這項作業(yè)是戲文系路海波老師“進口”來的。據(jù)這位戲劇管理博士介紹,國外設置戲劇管理專業(yè)非常普遍。如在美國戲劇教育中,都開設戲劇管理課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大學就近300所?!鞍倮蠀R戲劇之所以十分活躍,離不開戲劇商人成熟的市場運作。在莫斯科,每晚的近百臺戲劇演出中,有70%是私人投資,由戲劇演出人操作生產(chǎn)并推出的。而在國內(nèi)的情況則是,演出和市場之間缺一個環(huán)節(jié),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守株待兔慣了,國營劇院一直恥于談市場,入不敷出苦撐。與之相應,我們也缺少專門的文化事業(yè)管理教育,尤其是戲劇管理教育,缺乏內(nèi)行的戲劇商人?;诖?,開設戲劇管理大專班,正是針對未來戲劇市場發(fā)展,瞄準空白點,是適逢其時。”
在學了一學期基礎課后,老師把大家“扔”出去采訪名人。14名同學最小的18歲,最大的不過22歲,多半是從校門到校門,別說結交名人,接觸社會的經(jīng)歷都沒多少。老師不伸援手,只好使出渾身解數(shù)。家在北京的同學還好些,如王鵬采訪牛振華是先從牛的同事那兒拐的彎兒,關博采訪譚路璐借助的是其母與譚母的交情。外地同學可就為難了。來自河南的王玲同學曾比較靦腆,“第一學期我背個大書包跟高中一樣按部就班上課下課,整天不怎么說話。老師說要采訪名人,我一聽腦袋嗡地一下,天吶,怎么布置這作業(yè)!怎么找?怎么跟人說?人家又都是名人,我一個學生……整天犯愁,別的同學早開始做了,我還沒動。后來老師催了幾次,說不交作業(yè)沒成績,我才咬咬牙豁出去了。名人中我只跟肖雄有過接觸,1996年我在武漢考北京廣播學院時她是考官之一,那她應該是北廣的老師吧,就這么一點線索我就跑北廣去了。那天特緊張,車上還直演習。從我們學院到那兒要走兩個多小時,我還坐錯了車,以為能幫上點忙的同學又不在,我只好見誰像老師就問誰。那天是星期六(我們只能用課余時間做這作業(yè)),辦公樓沒人,我就跑家屬樓去找,敲了快20戶人家,每次敲之前都在外面溜達半天,走來走去,把門敲開說什么呀?又害怕沒人又害
怕有人,碰上態(tài)度好的還讓你進屋喝杯水,有的一句“煩人”就把門摔上了,自己特難堪,慶幸周圍沒熟人。要不是那么老遠跑了去,又是借的相機,早放棄了。不過到底沒找到肖雄,特別沮喪,可有了這第一步,以后采訪濮存聽和雷恪生時就放松多了。這次作業(yè)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鍛煉了勇氣,自己都被自己驚住了:沒想到變得這么膽大和韌性十足?!痹L談回來談感受,大家都覺得自己知識儲備不足?!安畈欢喽贾唤涣饕幌聦騽」芾韺I(yè)的看法和問一些還比較外圍的問題,人家提到的許多名家名作那時我們還不知道,張口結舌特別尷尬”,于是紛紛讓老師開書單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