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兆
“偏食”兩字,屬貶義詞范疇。(辭海)給偏食下的定義是:“指偏愛吃某幾種食物,偏食會引起某些營養(yǎng)的缺乏,影響身體健康?!币恍﹫罂卜磸透嬲]人們不要偏食,說偏食可以導致人體營養(yǎng)素的供給不平衡、不合理,甚至釀成多種疾病。因此,人們對偏食存有成見是不足為怪的。然而,臨床醫(yī)生卻經(jīng)常勸一些病人應當偏食,即多吃一些某種食物。但這里所指的“偏食”,實際上就是食物療法。
食物中的陰陽譜
人體陰陽失衡會生病。用藥物來調(diào)整人體的陰陽,就可以治好病。食物也有陰(寒)、陽(熱)之分。人體患病若因陰虛所致,吃了屬陽性(熱性)的食物,就有利于疾病的好轉(zhuǎn),而吃了屬陰性(寒性)的食物,病情就要加重。可見,合理偏食對維持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對病人來說更為重要。
常見的陰(寒)性食物有:芹菜、莧菜、菠菜、馬齒莧、荸薺、茨菇、蘿卜、金針菜、冬瓜、南瓜、茄子、西瓜、柿、香蕉、黃瓜、小麥、大麥、糯米、鹽、豆腐、鴨、黑魚、烏龜、河蚌、田螺、海參。
常見的陽(熱)性食物有:蔥、大蒜、芫荽、韭菜、生姜、胡蘿卜、辣椒、桃、梨、柑桔、石榴、山楂、高粱、酒、醋、醬油、飴糖、麻雀、羊肉、牛肉、狗肉、鯽魚、黃鱔、蝦、淡菜、海蜇。
人體陰陽失衡的大致表現(xiàn)為:
陰證:面色蒼白暗淡,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疲乏無力,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小便清長,舌質(zhì)淡,脈沉細等。陰證者應少吃、不吃屬于陰性的食物。
陽證:面紅耳赤,聲高氣粗,身熱不畏寒,心煩口渴喜冷飲,腹脹痛拒按,大便燥結(ji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有力等。陽證者應少吃、不吃屬于陽性的食物。
血液里的酸堿之爭
人體血液的正常pH值為7.35~7.45,即呈弱堿性?,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如果血液向酸性偏移,形成“酸性體質(zhì)”,則會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精神萎靡、全身乏力、頭昏、頭痛、思維和判斷能力下降等。其原因是血液偏酸性,容易增加鈣、鎂等元素的消耗,同時血液色澤加深,粘度增大,血液循環(huán)變慢,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酸中毒癥。兒童發(fā)生酸中毒,容易患皮膚病、神經(jīng)衰弱、胃炎、便秘、齲齒、軟骨病等;對中老年人來說,易導致精神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胃潰瘍、腦濫血等。那么,為什么人會形成酸性體質(zhì)呢?這是由所吃進的食物性質(zhì)決定的。多吃偏堿性食物,則血液偏向堿性,多吃偏酸性食物,則使血液酸化。
常見的堿性食品有豆腐、菠菜、萵苣、蘿卜、土豆、洋蔥、海帶、南瓜、黃瓜、香蕉、梨子、蘋果、牛奶、茶等。常見的酸性食品為:大部分的肉、魚、禽蛋和大米、面粉、花生、白糖、啤酒等。
兩大類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食物攝入人體后,體現(xiàn)在血液中就是酸堿之爭。勢均力敵時。則血液呈中性;酸性食物吃多了,則血液酸化,形成酸性體質(zhì)。多吃些堿性食物,則血液堿化。然而,隨著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譜中葷食比例逐漸增大,所以一般人的血液中均為酸性物質(zhì)占上風,形成酸性體質(zhì)。這樣,在平時就要有目的地多吃一些堿性食物。
為不同對象立“偏食譜”
偏食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而有目的地偏食則對機體保健可起到極為有益的作用。為此,有必要為一些特殊人群立“偏食譜”。
身體肥胖者:要控制高脂肪、高糖飲食,適當攝入高蛋白類食物,主食以五谷雜糧為主,多吃具有降脂減肥作用的玉米、蕎麥、冬瓜、南瓜、大蒜、茶葉、山楂、柑桔等雜糧、蔬菜和水果。此外,每天還應增加飲水量,以滿足脂肪氧化的需要。
身體偏瘦者:可適當多吃些瘦肉、魚類、蛋類、乳類、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同時也應注意脂類、多糖類及維生素、礦物質(zhì)食品的攝入,以保持營養(yǎng)的平衡和合理。
身材矮小者: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腎、蛋類、魚類及富含鈣、磷等礦物質(zhì)的蛤蜊、河蚌、骨頭湯及牛奶、豆制品等。
腦力勞動者:每天應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以滿足大腦對糖分的需求。此外,必須適當增加含磷、鐵、鋅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腦、動物血、禽肉、核桃、芝麻、花生、蓮子、菠菜、蘋果等食物的供給。
高溫作業(yè)者:除提供足夠的高熱量食物。以補足消耗外,應注意多補充水分以及經(jīng)常吃些防暑降溫的綠豆湯、西瓜、黃瓜、西紅柿、梨、葡萄等。
野外作業(yè)者:尤其是在寒冷季節(jié)應多吃高脂肪、高糖等高熱量飲食,同時注意吃些具有御寒作用的羊肉、狗肉、辣椒、生姜、大蒜、烈性酒等。
年老體弱者: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瘦肉、動物肝、雞湯、禽肉、魚類、蛋類、豆制品等。同時吃些花生、綠豆、玉米、芝麻、核桃、蓮子、桂圓、紅棗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
克服疾病的武器
千百年來,食物療法一直被人們作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并在這一方面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jīng)驗,可以說,無論何種疾病,都有許多個相應的食療方。當然,這也是合理偏食的一個重要方面。
(1)缺鐵性貧血:宜多吃含鐵質(zhì)豐富的豬肝、動物血、紅棗、赤豆等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
(2)異食癖:多見于兒童,其病因除鉤蟲病外,多為缺鋅所致,這類兒童就宜偏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牡蠣、蛤蜊、蝦、魷魚、蘋果等。
(3)慢性氣管炎、哮喘、肺結(jié)核:這些患者冬令宜多食羊肉,以達溫中補虛之功,也可常食木瓜燉冰糖、蜂蜜燉胡桃肉;夏令則應多吃鮮百合。
(4)肝炎:宜多吃動物肝,目的以臟補臟,多吃糖類、蜂蜜,有助于肝臟清熱解毒。
(5)血小板減少癥:宜多吃紅棗、黑棗,以及帶皮的花生米。
(6)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簯澈?、白木耳燉冰糖,因木耳有滋陰潤肺、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冬天則可多吃黑芝麻,或?qū)⒑谥ヂ榧哟竺?、桑椹搗爛后加入白糖水中煮成糊服食,有降血脂之功能。這類患者還應多用玉米油、花生油、菜油,少食葷油。
(7)高血壓;應偏食芹菜、薺菜、海帶等,海帶中含褐藻氨酸,有明顯降壓效果。冬天則應偏食黑木耳,若將黑木耳加冰糖、柿餅同煮爛,食之更佳。
(8)慢性便秘、慢性咽炎、潰瘍:偏食蜂蜜可起補中、潤燥、止痛之作用,以早晚空腹服用為宜。玉米、海帶及蔬菜水果中含較多粗纖維,能潤腸通便,便秘患者也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