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博
一、大學外語教學的新問題
近幾年來,大學外語實行全國統(tǒng)一考試這一措施,引起了高校教學管理部門對大學外語的極大關注,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外語的高度熱情,使全國務大學的外語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各個大學領導都把四級考試的通過率看作是衡量一個學校外語教學水平高低的標準。有的學校做出決定,不通過大學外語考試四級者不能授予學位,學校與學校之間也開始比通過率。由于有的大學過分地追求四級通過率,把外語課堂教學變成了單純的語言知識講解,而忽略了語言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及訓練,一切以四級考試為中心,有的學校甚至采取了強化訓練的教學方式,把外語教學課時集中在一起,搞突擊教學,做大量的模擬題,用題海戰(zhàn)術取代了由淺入深的正常外語教學。
隨著外語標準化考試的普及,無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四、六級統(tǒng)考,較多的采用選項答題法;即在正確的答案上面畫圈,這種考試方法只需要辨認,不用動手寫。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學生懶于動手寫的習慣,經(jīng)常造成簡單的單詞寫不準、組詞造句能力差的現(xiàn)象。幾年中的四、六級作文考試成績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四、六級寫作這一考題中,總分為15分,及格分數(shù)是9分,而學生的平均分數(shù)是6分,很少有人達到9分。動口的操練更視為教與學中次要的一項,由于它在四、六級考試中根本沒有得以體現(xiàn)。難怪有的學生雖然過了6級,但是在簡單的口試中卻被淘汰。很多教師又受此影響,不注重學生拼寫、口語訓練等基本功的培養(yǎng),這樣導致了外語學習效果不同步的局面,也是學生們感到口語、筆語方面力不從心的原因。
二、明確教學目的,注重應用能力培養(yǎng)
學好一門外語,首先要打好語言基本功。即不但要有語音、語法、詞匯方面扎實的知識基礎,還應具備運用這些語言知識組詞造句進行應用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我們現(xiàn)在的外語教學過多地重視打好基本功的,方面,即傳授語言知識,以便用所節(jié)省的時間,做模擬訓練題。但光有知識不等于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掌握了知識,不等于會使用它們。任何一種語言能力的掌握都有賴于大量的實踐和扎實的基本功,口語、筆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只能產(chǎn)生于大量口頭、筆頭韻實踐之中,而且,他們的應用都必然涉及到準確性和流利程度這兩個因素,這就更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踐,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nèi)側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的熟練程度方面,這是培養(yǎng)應用能力的可靠保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外語教學對象,已經(jīng)在入大學前學習了多年的外語,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因此,大學公共外語課重點更應以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外語的能力為根本目的,而不是傳授外語知識。
在高校公共外語教學中要明確(大綱)要求和教學宗旨,教師必須圍繞它們組織教學,在多提供給學生各種形式的課內(nèi)外實踐機會方面多花時間。傳統(tǒng)的漢譯英、造句、聽寫、復述課文、總結段落大意等口語、筆語訓練,都應該給予適當、的位置,使它們在幫助學生提高這兩種能力的過程中,發(fā)揮各自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不但懂專業(yè)而且又能用外語進行交流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長春130022)
責任編輯:袁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