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野英治
去年,一部名叫《失樂園》的影片在日本風靡一時。從重建家庭倫理觀念的角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失樂園》是一部罪惡深重、惡魔一樣的影片。遺憾的是,我在中國看到了同名書的公開出版。
最早炒熱《失樂園》的是《日本經濟新聞》,這是活躍在商務第一線人員必看的檔次很高的報紙。就是這份報紙,忽然開始連載《失樂園》——一部難以辨別黃色與非黃色的小說。如果日本社會“病”得不嚴重,讀者一定會提出抗議,“不應該連載這種小說”,報紙就會考慮停止連載。但是,《失樂園》不但得以連載,而且擁有許多讀者。一時間,書店里擺滿了《失樂園》的單行本,其銷售量達250萬冊,成為暢銷書。爾后,小說被改編并拍成電影,一上映就吸引了120萬名觀眾?!妒穲@》小說及電影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旋風,“失樂園”這個詞也成了人們的口頭語。家庭主婦們在閑聊時會說:“去‘失樂園‘一次吧!”“失樂園”一詞甚至獲得了去年的流行詞大獎。
為了把“失樂園”作為研究的題材,我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進電影院后,首先令我吃驚的是女觀眾非常多。這部電影中男女做愛的鏡頭共出現(xiàn)七次,有挑逗男性的黃色下流內容。來看這部電影的,理應大部分是男人。但實際上,觀眾卻以女性為多,而且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她們大多是沖著電影的主題來的。
《失樂園》的主題是“絕對的愛”。影片提出:“夫妻之間的愛情已經冷透了吧?人不是只有男人和女人嗎?那么,孩子長大成人后,已婚男女在火熱的男女之愛中生活得怎么樣?”這是極為罪惡的誘惑。影片的結論是:“如果能夠在火熱的男女之愛中度過晚年,感到活得有意義,不道德的戀愛也無妨。對方不是妻子也無妨,不是丈夫也無妨?!边@種邪惡的主張對觀眾來說是惡魔般的誘惑。
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男女主人公分屬的兩個家庭破裂了。不道德地相愛著的男女主人公在社會上走投無路,最后自殺。
不道德的戀愛使夫妻離異,家庭破裂。1971年,日本一年的離婚數(shù)是10萬對,1996年上升到20萬對,25年里增加了一倍。以每年有80萬對夫婦結婚計算,離婚率為25%,平均2分33秒就有一對夫妻離異。最近的傾向是,結婚多年的夫婦離婚增加,孩子長大后,夫妻分手。
數(shù)十年共同生活的夫妻,由于找不到結婚的意義而傾向離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再一次提出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即“結婚是什么?”“男人是什么?女人是什么?”“男性需要女性嗎?女性需要男性嗎?”男性和女性是完全不同的生命體,女性重感情,容易輕信他人;而男性理智,具批判性。男性有女性所沒有的一面,女性也有男性所沒有的特點,男女結合便成為完整的一體。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結婚無論如何是需要的。通過結婚,男性接受女性“要素”,女性接受男性“要素”,互補成一個完整的人; 通過結婚可以體驗男女之愛和夫妻之愛,并使之日臻完善。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夫妻之愛始終美滿,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譬如,即使被公司解雇,回到家里也能得到妻子的安慰,獲得新的力量。夫妻互愛、互信、互尊,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
要成為相敬如賓的夫婦,我想特別強調“純潔”這個因素?;榍芭c數(shù)名異性發(fā)生不正當關系,這樣的人結婚后是不會幸福的。據(jù)美國某項對離婚夫婦的調查,婚前與異性的性接觸較多的男女,婚后對夫妻關系感到不滿意,婚姻維持時間相對就短暫。
圓滿的婚姻、無悔的結合、夫妻間永恒的愛,要建立一個以此為基礎的美滿家庭,男女雙方婚前就應該保持純潔,以純潔之身結為夫妻。在新婚之夜互相奉獻各自的純潔,在婚姻的起點上相互證實永恒、絕對和唯一的信賴關系。
夫妻倘若真誠地相愛,孩子就會感到幸福。雙親的互愛對孩子心靈的成長即情操教育,會產生不可估量的良好影響。
我曾經讀過離婚家庭的孩子寫的書信,孩子在信中寫道:“如果離婚分手,那么你們?yōu)槭裁匆Y婚?為什么要生下我?我的生命是什么?我不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性之欲望的產物嗎?”孩子內心的痛苦躍然紙上。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環(huán)境,并不僅僅是富裕的家庭和重點學校,父母相愛、互信的溫暖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更為重要。這樣,孩子就會自然地懂得人是能夠互相信賴的,確信自己的存在是父母相愛的結果。這種確信會變成一種自信。這樣,孩子一定能茁壯地成長。
夫妻相親相愛,孩子們也會感受帶傾注在自己身上的父母之愛。孩子們在充滿愛的家庭里成長,這不就是理想世界的根基嗎!
大眾醫(yī)學199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