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洋
1999上半年,國手們的獎金收入也出現(xiàn)了類似日、韓兩國棋界所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這樣有資格上榜的棋手就少得可憐,僅有6名棋手金榜題名。
馬曉春雖然在國內(nèi)小將的一片圍剿聲中略顯狼狽,但在國外,飄逸的“曉春流”仍是最為堅挺的一股勢力。“三星杯”、“LG杯”的兩項亞軍為他帶來了1億2千萬韓幣的收入,約合人民幣96萬元左右。使得馬曉春一舉超過了常昊八段,再度領軍富豪陣容。令人驚訝的是馬九段前不久突然宣布放棄了三星杯的比賽,這無異于削去了“馬氏銀行”的半邊天。也許馬曉春進入了一個不問功名只為道的境界,總之,此舉和馬九段的為人一樣,始終充滿了令人費解的問號。
常昊九段由于沒有把握住春蘭杯的創(chuàng)收機會,獎金沒有突破百萬大關。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在上半年結(jié)束的“天元戰(zhàn)”、“樂百氏杯”、“CCTV杯”、“棋圣戰(zhàn)”中,常昊勢如破竹,一口氣照單全收。讓劉小光、楊士海、劉菁“望榜興嘆”,追根溯源,常昊的“內(nèi)財暴斂”恰是上榜棋手銳減的根本原因。
周鶴洋八段雖然在國內(nèi)大賽中沒有太出色的戰(zhàn)績,但中、日NEC杯冠軍對抗賽干凈利落的勝利,給其帶來500萬日元的收入。春蘭杯雖然被曹薰鉉止步于四強之外,但1萬3千美元的對局費也使鶴洋聊解戰(zhàn)敗之痛 。由前表可知,周八段若沒有日幣與美元的強力支持,上半年就可能“清苦度日”,勝負之殘酷,思之驚心啊!
董彥六段與邱峻四段首次擠入金榜也要得益于日幣的功勞。董彥對山下敬吾在中、日NEC俊英戰(zhàn)中雖以0:2落敗,但150萬日元的獎金也算是有了補償。而邱峻在“富士通杯”中雖只下了兩盤棋,卻有70萬日元的進帳。再加上“春蘭杯”中2000美金的對局費和在國內(nèi)大小棋戰(zhàn)的東拼西湊,竟有近7萬人民幣的收入。王磊在國內(nèi)棋戰(zhàn)中雖僅有1萬左右的進帳。但“富士通杯”和“LG杯”兩項大賽就使其獎金數(shù)直線上升,已接近了5萬元,如果王磊能夠挾擊敗依田之余勇,在LG的賽場上繼續(xù)向前挺進,相信下半年的腰包將會更鼓。
筆者在本刊今年5月號的《九八國手獎金收入排行榜》一文中曾預言,國手1999年的收入中,人民幣將會占有很大比重,這一預言如今看來沒有實現(xiàn),實則是常昊一人之“過”。常昊九段的近百萬獎金中,人民幣約有60萬之多,如此大包大攬自然無法令“國財”分流而灌。另外,由于“江鈴杯”甲A聯(lián)賽的出臺,使得低段位棋手有了最低的生活保證。以少年棋手彭荃二段為例,彭荃二段在上半年的收入大約近萬元,這其中甲A聯(lián)賽的獎金就占了近90%。其他的很多吃職業(yè)飯的棋手也都能夠在聯(lián)賽中得到說得過去的收入。這是日、韓低段棋手所不敢設想的。
筆者堅信,隨著圍棋改革的深入,1999必將成為中國棋手的豐收之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