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平
心理醫(yī)生認為,導致許多抑都癥患者不能及時對癥治療而痛苦不堪,甚至出現自殺的原因之一是抑郁癥常常伴有軀體癥狀的出現,如心跳加快、胃部不適等。不少患者因此而到內科、神經科等就診。如果醫(yī)生對此缺乏識別能力,將其當做普通的軀體疾病進行診治,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從患者自身的角度講,由于對抑郁狀態(tài)認識不充分,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存在,更有甚者,雖對抑郁癥有所耳聞,但認為這不是什么病,不需要找醫(yī)生,自己就可以抗過去。結果很多人在“這痛那癢”中痛苦很久,就是不明白根源在于患了抑郁癥。
專家認為,如果你存在下列癥狀中的兩條以上,就應該盡早到_心理醫(yī)生處就診了。
●情緒低落:即所謂的“愁眉不展”。
●愉快感缺乏:生活中幾乎沒有什么事情能使你高興起來。
●疲勞感:常常感到精力不足、虛弱、“力不從l心”。
●言語、思維和運動遲緩:對簡單問題往往也需要思考較長時間才能回答。
●食欲改變:約70%~80%的患者表現為食欲喪失,但也有少數人會表現為進食量增多。
●睡眠障礙:常見為入睡困難,但也偶見睡眠增多。
●軀體不適:包括頭痛、背痛、肌肉痙攣、嘔吐、胃腸不適、胸悶等,往往檢查指標無異常。
●煩躁不安:表現為極度的緊張不安。
●性欲低下:自我感覺差,精力、體力不如以往。
●興趣下降:感到無法從I作或娛樂中獲得絲毫樂趣。
●決斷能力降低:往往連一點小事都拿不定主意。
●自責及負罪感:總覺得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過錯。
●焦慮:總是憂心忡忡,擔心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伴有心慌、多汗等癥狀。
●自我評價過低:認定自己是弱者,一無是處。
●無助感絕望感:“大難臨頭”似的覺得自己“病入膏育”,無論任何辦法,也無論任何人都不能幫助自己。
●自殺傾向及行為:絕望地認為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