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恬
《生死抉擇》如利劍出鞘,直刺盤根錯節(jié)禍國殃民的腐敗毒瘤!如明鏡高懸,照亮共產黨人立黨為公的高風亮節(jié)!如戰(zhàn)鼓催征,鼓舞全黨全國義無返顧的邁開反腐倡廉的堅定步伐!不過,《生死抉擇》畢竟是一部電影,對它的評價不能僅僅停留在開掘思想深度和闡發(fā)社會意義的層面,還應當進行藝術上的評判與品味。
電影是鏡頭的藝術,無論是展開情節(jié)、塑造人物,還是勾勒環(huán)境、渲染氣氛,都是由鏡頭組接而成。正是在鏡頭的運用上,《生死抉擇》不僅具有內蘊豐厚、調度從容的優(yōu)勢,而且憑借其耐人尋味的象征意蘊,傳遞出許多難以言表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
為阻撓海州市委追查中紡廠的問題,嚴陣約李高成到海邊談話,企圖對他施加壓力。本應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海濱,此刻竟坑坑洼洼,亂石擋道,這已隱隱點破李高成反腐之路的艱難。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塊黑糊糊的巨石竟占據了銀幕的三分之二,只留下一道狹長的空間讓人物立足。這嚴重失衡的構圖,分明使人產生難以立足的擠壓感和艱于呼吸的窒悶感,預示著李高成舉步維艱的倡廉之途。而那塊黑色的巨石,又怎不令人聯想到李高成難于掀翻的重重壓力呢?
為查清中紡廠的問題,李高成夜探地下工廠,竟被保安一拳打昏。正是這一拳,不僅把李高成從重重迷霧中打醒,而且打掉了李高成和楊誠之間的誤解,于是,就有了“山頂談心”這一組經典鏡頭:藍天、白云、高成和楊誠佇立山頂,憑欄遠眺,鱗次櫛比的城市歷歷在目。而城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則正好處于李、楊二人的中間。這構圖上的高瞻遠矚,不正象征著兩位共產黨人在反腐倡廉上的高瞻遠矚嗎?那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多象一座巍峨的豐碑?。《A⒃趦扇酥虚g,是不是象征著兩位共產黨人在自己心中也屹立著一座豐碑呢?接著,鏡頭由全景變?yōu)樘貙懀瑱谥蟽杀K乳白色球形燈分立于李、楊身旁,格外醒目。這象征光明的明燈,是不是隱喻著兩位共產黨人堅信“道路雖曲折,前途仍光明”的開朗心境呢?
隨著中紡廠的蓋子被逐漸揭開,嚴陣終于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向李高成公開攤牌。這種攤牌是見不得人的,因此,“鏡頭時空”便選擇了深夜和書房,并且用滿架的圖書與黯淡的燈光渲染出一種壓抑的氛圍。然后,嚴陣便對李高成軟硬兼施:忽而一本正經,要李高成支持中紡廠的“改革”,迅速撤除工作組;忽而滿臉堆笑,為李高成揮毫作畫。作畫可不是閑筆,其中大有講究。因為畫面取材柳宗元“獨釣寒江雪”的意境,這顯然是要李高成堅信自己就是堅持改革的“柳宗元”,以便放心大膽的跟著嚴陣干。怎奈李高成不為所動,使嚴陣氣急敗壞,手腕亂抖。此刻,銀幕上出現了一組頗耐尋味的鏡頭:三滴墨汁從嚴陣的筆尖滴下,將“獨釣寒江雪”的畫面染得一塌糊涂。乍一看,這組鏡頭只是襯托嚴陣惱羞成怒、動作失常;細一想,它分明暗示著嚴陣的人生之畫已被腐敗的墨汁毀滅殆盡!
從嚴陣家里出來,李高成心情沉重,無以排遣,便再次登上山頂,憑欄遠眺,只見萬家燈火,一片輝煌,光明與溫暖頓時充滿李高成的心田。接著,鏡頭拉成特寫,李高成扶著欄桿,兩旁的球形燈通體透亮,耀人眼目。表面看來,這組鏡頭與“山頂談心”相同,卻同中有異:前者在白天,沒有開燈,重在突出畫面的開闊,以襯托人物心境的開朗;而后者在夜幕的映襯下,燈光格外璀璨,重在強調光明穿透黑暗的力度,更足以象征李高成的心境從黯淡到敞亮的巨變。瞧,就這么幾盞普普通通的燈,竟蘊藏著如此豐富的內涵,可見影片的象征性鏡頭的確是匠心獨運,引人入勝。
(責任編輯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