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昀
現(xiàn)在的孩子,每人都有許多玩具,但是大人們發(fā)現(xiàn)孩子還有許多另外的寶貝:貝殼、石頭粘紙、小輪子、吸鐵石……在大人的眼里,孩子的寶貝實在出人意外,又破,又舊,還不能扔掉。
同樣的東西,成人和兒童的眼光根本就是不同的,在成人眼里的破爛,兒童卻有不同的評價:“好玩的”“小朋友送給我的”,粘紙是小伙伴送的,小石子就在花壇里揀的,小花紙片是做手工時發(fā)的。在他們眼里,這些“破爛”既有趣,又有用,不光不能處理掉,還要多多收集呢。
許多家長非常頭痛,特別有些媽媽自己裝扮得很整潔,也要求孩子衣著干凈,家里也打掃得纖塵不染,但對孩子的一堆“寶貝”卻不知如何處理。有些媽媽常常悄悄扔掉一些,生怕孩子知道,又會大發(fā)脾氣。
其實,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成長中的個體,對于世界的感知具有與大人截然不同的角度和興趣,他們對事物的概念較之大人更具體,大人眼中的破爛他們認為是“有趣的”、“好玩的”、“有用的”。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大人中那些收破爛的頑固習(xí)癖有根本區(qū)別。他們不以破爛為目的,而是滿足于其中的挑選、贈予、使用的過程。隨著孩子不斷成長,他也會逐步放棄一些“破爛”。如果成人能理解這一點,就會對孩子的行為心平氣和一些。
在這里,大人不妨把這一舉動作為了解孩子的窗口和接近孩子的機會。了解孩子的破爛,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交往等狀況,如有些女孩子有許多漂亮的花紙片、小粘紙,表示她們很喜歡漂亮的顏色;有些孩子喜歡揀小石子,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石子的不同形狀,如扁的長的圓的歪的等等;還有的孩子總收到別人送的小玩意兒,或許這個孩子很有人緣,別的小朋友愿意送東西給他;或許這個孩子很會交往,他總能以物換物,用自己的東西換回別人的東西,或許他是用不正當(dāng)手段得來的等等,和孩子談話時總可以知道這些破爛是從哪里來的。
在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以后,不妨逐步引導(dǎo)孩子集中地收集一些東西。如小石子,進行形狀、色彩、產(chǎn)地名稱等方面的知識介紹,還可以制作成為石頭畫。有益的收藏可以幫助幼兒獲得多方面的收益。
學(xué)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破爛,經(jīng)常讓孩子把破爛變成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的素材,如圓柱體可以做成車輪子。有一個女孩,把三塊揀來的鏡片用膠布綁起來,成為一個簡易萬花筒,把各種小物品都扔進去,甚至把樹葉、花瓣都扔進去,她覺得這個萬花筒奇妙極了,而且一直可以在里面變戲法。
當(dāng)然,成人為了保持整潔,不妨和孩子商量,逐步把一些容易霉變、影響衛(wèi)生的東西剔除,如小昆蟲等等。告訴他不隨意在馬路上揀東西,因為上面有細菌。得不到別人許可,不能隨意把他人的東西帶回家來。還可以專門為孩子設(shè)立一只“百寶箱”讓孩子把寶貝放進去。
注意,粗暴地對待孩子的行為是最有害的,如果認為拾破爛是件壞事,用前面幾種方法,就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