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現(xiàn)在孩子常常會在各種場合與狗“不期而遇”,狗似乎越來越走近孩子們的世界了。然而,即使是在人與狗相處已達(dá)“水乳交融”地步的美國,每年仍有470萬人遭到狗咬,其中大部分是兒童,而且70%以上的兒童是被自己熟悉的狗所咬。有些兒童甚至因此臉部留下了不堪入目的傷痕而不得不接受整容手術(shù)。
被譽(yù)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的狗為什么會野性大發(fā)呢?一些寵物行為問題專家認(rèn)為,問題并不在于狗,是我們對狗的特性缺乏了解而冒犯了它們。那么,在狗狗汪汪時,家長怎樣才能讓寶寶與狗安全地相處呢?
(一)教會孩子讀懂狗的體語
膽怯的狗表現(xiàn)為耳朵下垂、尾巴緊夾、身體哆嗦、后退、嗥叫,如果孩子想對它表示友好,將招來攻擊,所以膽怯的狗不可近。
惱怒的狗聳耳、翹尾,尾巴慢慢擺動、體毛豎起、眼對人直視。這種狗必須遠(yuǎn)離,一旦它認(rèn)為你進(jìn)入了它的“領(lǐng)地”,可能遭攻擊。
(二)教會孩子與狗“交往”
狗愛被撫摸的區(qū)域不要觸摸狗的頭、臉、耳等敏感區(qū)域,要順著狗背或體側(cè)撫摸。
狗不能打擾的時刻狗在進(jìn)食、休憩、睡覺或啃咬東西時不能打擾。
“問候”在先、交往在后如果孩子想撫摸鄰家的狗,必須有家長在身邊并得到主人的許可。撫摸前要先發(fā)出“問候語”,方式是:慢慢地靠近狗(以免嚇著它),將手握成松松的拳頭,手背向上,向狗的方向稍稍伸探(不要直接伸手撫弄它)。如果狗前來嗅你的手,表明它已接受你的“問候”;反之,問候便要停止,不要再去追逐它,因為它不想與你“交往”。
不能觸摸和接近的狗圍欄內(nèi)的狗;用鏈子或繩子拴在柱子上的狗;未由人牽著而在外遛達(dá)的狗;無主的流浪狗。
(三)教會孩子對付狗的攻擊
被狗追逐時不要逃跑、尖叫、舉手打狗或保護(hù)自己,狗會將這些行為理解為一種威脅,它會緊追你不放。正確的做法是:原地呆著不動,手握拳并靠近自己的身體,目視別處(狗會將你的直視理解為“準(zhǔn)備向它攻擊”),狗看到你不是“針對”它,便會離你而去。
被狗咬住時不掙脫,相反要將被咬住部分盡力往狗嘴內(nèi)推,使狗感到它無法控制局面,從而松口并跑開,這種方法有利于保護(hù)自己不被咬傷。
被狗撞倒時抱作一團(tuán)(屈膝、屈臂、雙拳緊握并置于耳旁,其姿勢如同母腹中的胎兒),并像一塊石頭一樣在地上滾動,狗感到你對它沒有危險,便會放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