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余福梁
在古今中外各種錢幣中,外國流通硬幣的價格最便宜。改革開放20年來,中外交流有了較大進展,收集外國硬幣相當容易,不少硬幣的價格幾乎與面值差不多。但是,并不是所有國家的硬幣都能輕易獲得。在外國流通幣中有四類較難收集,升值潛力也較大。
第一類是偏遠的小島國錢幣。例如南太平洋上有個圖瓦盧的小國。這個國家的人口在1986年的普查中確認為8580人,比上海一家大工廠的人口還少。1976年至今,這個島國發(fā)行的全部流通硬幣,總共只有5萬套,而我國收集外幣的人數(shù)卻遠遠超過5萬,如果這個國家的所有錢幣搬到中國來,還不夠一人一套。圖瓦盧除了發(fā)行流通幣外還發(fā)行紀念幣,如1979年的獨立紀念幣,1980年英國皇太后80壽辰紀念幣,1982年英國女王訪問紀念幣,其發(fā)行量均為3000枚,如此數(shù)量的錢幣本身就夠吸引人的,發(fā)行后很快成了知情者的爭奪目標。此類小國除了圖瓦盧外,還有基利巴斯、紐埃、貝芬、列支登士敦。
第二類是重大題材的系列幣。一般世界上有特別重大事件,許多國家便會不約而同地發(fā)行紀念幣。例如,聯(lián)合國成立50周年題材,就有52個國家發(fā)行了紀念幣;世界杯足球賽題材,先后有106個國家發(fā)行了紀念幣。這些系列幣若是要收集一枚或一個國家的,不會太難,但是把各國同一題材的紀念幣全部收集起來,其難度是很大的,隱藏其間的升值潛力當然不會小。
第三類是各國面值最小的錢幣。這類錢幣在各自的國家往往最早被淘汰,因為通貨膨脹在任何國家時刻存在,只是幅度大小不同而已。隨著時間的變遷,最早失去流通市場的就是這類錢幣,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淘汰的。這類不起眼的小角色在本國也許不當一回事,可是在收藏領域中,它是很受注目的。在錢幣市場上,常??梢钥吹阶钚∶嬷档腻X幣有時比高面值硬幣還貴。因此,不少愛好者專題收藏小面值外幣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四類是一部分年度套裝幣。為什么指一部分呢?因為,許多國家并不是每年都發(fā)行所有面值流通幣的。有時某種面值硬幣市場上較多,這時就會暫停一段時間發(fā)行。但為了配套裝幣,又會特地鑄一些,這類信息很重要。此類套裝幣的升值潛力相當大,若以原始價收集難度也較大。
以上四類由于有著特殊的文化背景,因而在眾多外國流通幣中脫穎而出,成為收藏外國流通幣的新熱點。責編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