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家
與高教實踐相比,高教理論的開拓似乎處于相對滯后狀態(tài),不少人慨嘆中國高教理論的失語和缺席。湘潭大學劉業(yè)超教授的新著《雷沛鴻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guī)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研究成果,對中國近代教育大師雷沛鴻的高教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闡發(fā)。
作者運用比較方法,突出雷氏教育思想特色。在論述雷氏高教功能理論時,把蔡元培、梅貽琦與雷沛鴻相比,指出蔡、梅在北大和清華的高教實踐中引進了德國的洪堡原則,而雷氏則從中國實際出發(fā),突破了洪堡原則,“變精英式的科研模式為多層次并舉的全方位的科研模式”,變“重視‘以物為本的自然科學的研究”為“文理通貫、人文領先的科研格局”。同時,還以世界百年高教模式的得失為依據(jù),在多向比較中,給雷氏高教理論一個合理評價和確切定位。
《雷沛鴻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劉業(yè)超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31.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