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安
這是個清爽明媚的早晨,但好好父母的心里卻煩躁陰沉,孩子都4歲了,可是只要她聽說上幼兒園,就開始哭,哭得聲嘶力竭,有時,好不容易哄到幼兒園,她不是怯生生地呆坐,就是喊肚子疼,并且伴有惡心、嘔吐癥狀。老師也幾次建議好好父母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看,今天好好父母就帶著好好來到了醫(yī)院的“兒童行為中心”,接診的醫(yī)生讓好好在一旁玩耍,然后開始向其父母了解情況。
上幼兒園前,好好由外婆照看,從小膽怯、拘謹,與鄰居孩子打鬧中,總是處于下風,斗不過人家,經(jīng)常哭哭啼啼回家,外婆心痛得不得了,便不再讓她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蚬诩依?,或帶她到老人娛樂室。父母去上班。好好總哭個不停,當媽的也常傷心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有時只好帶著上班。送幼兒園時,有時才到門口,好好就死命抱著爸媽的脖子不放,直哭得天昏地暗,哀求著不要去幼兒園,此時她父母只好將她領(lǐng)回家,這樣一來,送幼兒園變得越來越困難。聽完好好父母的介紹,醫(yī)生把好好叫到身邊問:“好好,乖,告訴我,你覺得幼兒園怎么樣?”幼兒園不好玩,小朋友也罵我,打我?!昂⒆忧由卣f。”“你可以告訴老師?!薄拔也桓??!焙煤醚a充道。了解基本情況后,醫(yī)生又對孩子進行體格檢查和心理測驗,發(fā)現(xiàn)身體沒有毛病,情感交流、語言及行為發(fā)育正常,反應并不過于敏感與多慮,只是對上幼兒園表現(xiàn)出恐懼。這說明好好患有“幼兒園恐懼癥”。“一到幼兒園好好就發(fā)呆、肚子痛,學習也不好,她腦子里是不是有毛病?”好好的媽急切地問。“不是那回事,幼兒園恐懼癥只是孩子的一種情緒障礙?!贬t(yī)生微笑著說。
該癥在幼兒中并不少見,就好好而言,其誘因是覺得幼兒園沒有樂趣,受小朋友欺負又不敢說,因而對上幼兒園產(chǎn)生強烈的恐怖情緒,驚恐時常伴有臉色蒼白、尿頻、腹痛、嘔吐等癥狀,由于恐懼,導致孩子出現(xiàn)回避、退縮行為,從而影響孩子的日常活動,如注意力不集中,吃不好,睡不安等,嚴重時甚至形成不良的人格。聽完醫(yī)生解釋,孩子父母那緊張的心情溢于言表,“醫(yī)生,這孩子以后該怎么辦?”而這時,好好又開始纏著爸媽,說要回家,她爸有些不耐煩:“再鬧,送你到幼兒園?!焙煤脟樀绵街∽欤荛_了。
這一細節(jié),醫(yī)生看在眼里,連忙說:“好好不聽話時,你們就嚇唬送幼兒園,這樣會使孩子覺得去幼兒園是遭受懲罰,時間一長,孩子就認為幼兒園是嚴厲和不自在的地方,相反,家長應多和孩子聊些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每個細節(jié)盡量詳細,讓孩子多次回味幼兒園的樂趣,使她覺得上幼兒園就像上公園,那兒有許多玩具、有趣的游戲,老師跟公園的阿姨一樣好,小朋友都乖,都友好?!贬t(yī)生繼續(xù)建議:孩子在幼兒園做得好,要多贊揚和肯定,不理解的事情,用簡單的比方讓她明白;對付“難題”,做錯了需耐心地講道理,并幫她糾正,長期以往,她就會變得活潑,自信心漸強,也更愛說話,這樣,有的放矢引導孩子,逐漸減輕她對幼兒園的恐懼。
“的確,這該多注意,但送幼兒園,孩子哭鬧得不行時,該怎么辦呢?”好好媽媽問?!跋旅娴霓k法你們不妨試試看?!贬t(yī)生建議: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時,家長告訴她,爸爸媽媽就在附近看著她,此時你們俏悄離開,而這時孩子可能發(fā)脾氣,哭鬧,你們不要理睬,過一段時間再回去看孩子,讓孩子確信爸爸媽媽就在周圍,未走多遠,她有了安全感,孩子哭鬧的時間就會縮短,以后逐漸減少回頭看孩子的次數(shù),直到完全不去看她。
“還有,鍛煉孩子與別人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這有幾點需注意?!贬t(yī)生接著說道。
“幼兒園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需做些必要的準備,一是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訴她干凈利索的孩子更令老師喜歡;二是不要孩子一受到欺負就分開她們,要教孩子學會忍讓、合作的技巧,如鼓勵她打電話與伙伴聊天,邀請他們到家里玩,能做到好東西與別人分享;三是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如讓孩子多接、打電話,鼓勵其在外人面前背詩、唱歌,消除語言表達的怯懦心理,讓她敢于向老師反映情況,能主動提出喝水、小便、玩玩具的要求;四是當孩子從幼兒園回家,不要忙著給孩子吃這吃那,好像孩子在幼兒園吃了不少苦似的,從而使孩子產(chǎn)生自家更舒服自在的心理,出現(xiàn)第二天死活不肯去幼兒園的情況。此外,與老師協(xié)商,有了小進步、小優(yōu)點時,及時鼓勵和表揚?!?/p>
聽完醫(yī)生的解釋及指導,父母領(lǐng)著好好感激離去。一個月后,好好的爸爸高興地告訴醫(yī)生,好好每天都愿意去幼兒園啦,而且在那兒她玩得很開心,已經(jīng)得了幾朵小紅花。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