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于巴格達人的認知始于小時候看過的阿拉伯電影《巴格達竊賊》,盡管歲月流逝使得我對于這部電影的詳細內(nèi)容早已記憶模糊,然而,對阿拉伯人勇猛好斗、頑強拼搏、精于商機、騙術高明、行動敏捷的特點卻印象深刻,多年過去了仍揮之不去。如今,我真的來到這座曾經(jīng)孕育過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傳奇故事的名城,心中充滿了好奇和驚詫,感嘆與唏噓。
以前,在與阿拉伯人相處的年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好客。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伊拉克朋友會送來銅盤、椰棗等禮物,有時請我們到飯店、農(nóng)場、別墅小坐,暢敘友誼,交流經(jīng)驗,氣氛十分和諧。尤其是到他們家里做客時,感到特別的舒暢。在約定的時間里,有的朋友會開車接我們到家里,他們的夫人和孩子在門口熱烈歡迎。專門播放著中國音樂,孩子為我們跳起歡快的阿拉伯舞蹈。家中我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品嘗阿拉伯咖啡,屋子里阿拉伯香料馨香飄逸,使人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意境中。
而今,長期的戰(zhàn)爭和無休止的制裁使得許多伊拉克人完全變成另外一種樣子了,自私、貪婪、野蠻、兇殘,要錢不要命,為了一口飯而不顧廉恥。有的制造假貨走私牟利,有的殺人越貨成為亡命徒。
80年代以來,在伊拉克境內(nèi)外發(fā)生過許多暗殺有錢人的惡性事件。1997年12月17日,在約旦發(fā)生了伊拉克駐約旦公使在一個富翁家中遇害的事件。在被殺的6個人之中,有4個人是伊拉克大商人。
曾經(jīng)在一個月黑風高、飛沙走石的沙暴之夜,人們都緊閉門窗不出門,在家里聚精會神地看電視、聊天,有的很早就進入夢鄉(xiāng)。翌日清晨,一個“奇跡”發(fā)生了:不少人家的汽車不翼而飛!中國一家公司鎖在車庫里的汽車也沒有了。還有另外幾個使館的汽車也不見了,那都是進口的外國高級轎車,門口還有荷槍實彈的衛(wèi)兵守衛(wèi)著,24小時不斷人。在那一個沙暴之夜僅巴格達的一個區(qū)就丟失了50輛車。
一次,我公司的一位人員外出辦事,在南部城市巴士拉路上,一群匪徒從天而降突然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舉槍示意讓他停車。他心里琢磨,壞了,如果停車,不僅公款被搶、汽車被劫走,小命也得搭上。他沒有減速,一心想沖過去。子彈雨點般向他射來。他又往前面開了一陣子,身體漸漸癱瘓下來,不省人事了。他身上中了4彈,被人送到醫(yī)院搶救。在脫離危險后,他回到國內(nèi)取出了位于臂膀、胸部的子彈頭,但是在腹部的子彈頭因為離肝區(qū)太近,至今未能動。因為工作需要,他又帶著伊拉克的子彈頭回到伊拉克。我見到他提起那次歷險記,這位膀大腰圓的大漢詼諧地說:“經(jīng)歷過巴格達竊賊洗禮的人反倒不怕他們了?!比ツ晁屯聜冊诎透襁_名聞遐邇的旅游勝地哈巴尼亞湖“燒烤”,正當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時,一群巴格達竊賊光天化日之下,把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身上的現(xiàn)金和值錢的東西當然被洗劫一空,連冒著香味的牛羊雞魚也順手牽羊帶走。萬幸的是女士安然無恙。這要感謝伊拉克的規(guī)定:嚴禁對女士非禮。女士盡管有如此“幸運”,然而她們在逛街時被小偷光顧時那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景,常常使她們不寒而栗、瞠目結(jié)舌。
“巴格達竊賊”既能武,又能文。有時,他們西裝革履,打扮入時,彬彬有禮地敲響居民的家門,一本正經(jīng)地向房主出示蓋有公章的證件,證明他們是物業(yè)管理人員、衛(wèi)生部門的官員、稅務人員、清查戶口的警察或者是搜查武器的公安。當他們在房主信以為真打開房門時,便兇相畢露地沖進去,亮出來手槍、匕首,把這家人連同房子里所有值錢的東西旋風般一掃而光。有時,他們竟然能夠神通廣大地開著掛有軍隊或者警察局車牌的汽車,堂而皇之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入室搶劫,如果房主稍稍有反抗意向,就要殺人滅口。他們還在大橋下面、公園偏僻之處,專門找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勒索錢財。
近來,為了保障社會穩(wěn)定,伊拉克當局加強了對“巴格達竊賊”的打擊力度,竊賊們減少了在首都的活動,輾轉(zhuǎn)到遠郊和其他省份活動。目前伊拉克政府充分調(diào)動警力廣泛鎮(zhèn)壓。同時,針對一些案例,絞盡腦汁采取具體措施全面整治。如凡是走訪居民家里的人,一律由街道負責人員陪同,而且要出具證明。
伊拉克文明曾經(jīng)在中東堪稱一流。然而,在常年戰(zhàn)爭和制裁情況下,經(jīng)濟每況愈下,民不聊生,社會治安一塌糊涂。由于失業(yè)大軍日益膨脹,社會問題積重難返,那些在3000年前馳名于世的“巴格達竊賊”有死灰復燃之勢。伊拉克問題的解決還要走很長的路,“巴格達竊賊”還會存在下去。G(少冉)
《海外星云》(200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