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 佳 圖/巖 東
我國許多地方的婚宴上,常常有一道味美、吉祥的"四喜丸子"的菜。提到"四喜丸子",它還有一段故事哩
此菜據(jù)傳最早流行在唐朝。有一年唐朝舉行開科大考,各地學(xué)子紛紛赴京應(yīng)試。在這些考生中,有一個衣著寒酸的青年,竟然中了頭榜,皇帝親自接見了他。一問才知他名叫張九齡,自幼苦讀書,最近家遭大水,與父母走散,只身來京投考?;实垡姀埦琵g有才有志,就將女兒許給他。舉行婚禮那天,正巧張九齡的父母尋兒到京,九齡大喜,讓廚房做一吉利的菜肴表示祝賀。聰明的廚師就將小丸子改成四個大丸子,炸透,蒸熟后,澆上汁端上來,取名"四圓"。張九齡問此菜何意。廚師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您是攀龍快婿;四喜,闔家團圓。因而稱此菜為四圓。"張九齡聽罷哈哈大笑道:"四圓 不如四喜來得響亮,干脆叫它四喜丸吧。"從此,"四喜丸子"一菜就作為婚宴的主菜流傳至今。熒討民薦
選自《新農(nóng)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