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寧平
人們常見的旅游門券多是紙質(zhì)或塑料券,其形狀多為長方形。其實旅游門券千姿百態(tài),下面擷取一些有意思的旅游門券,供讀者欣賞。
激光全息門券:如北京頤和園內(nèi)的佛香閣曾采用激光全息技術(shù),展示了千手觀音佛像,在固定的光源下,可從各個角度看到圖案的色澤變化。
純金門券:如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特別制作發(fā)行了24K金門票。以梅園新村紀念館初期門券和周恩來全身銅像為圖案,經(jīng)公證絕版發(fā)行了5000枚。其售價也超過了正常門票價的36倍之多。
陶土門券:如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發(fā)行了以陶土為材質(zhì)的門券,陶土形狀為橢圓形,正面凸雕一只大鐘。
麥稈草門券:如安徽黃山“天都峰”20世紀80年代中期制作的門券是用麥秸稈為材料,粘貼成一幅天都峰風光圖案,風格樸實自然,圖案逼真,是一幅精美的工藝品。
明信片門券:被用于郵政用途的明信片,也同門券聯(lián)姻。起先是由景點自行設(shè)計印制的門票,格式和用紙同于明信片,用于游客游覽完景點后,貼上郵票實寄,作為旅游紀念品。后來有的景點利用郵電部發(fā)行的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做門券,如1998年江蘇淮陰市的周恩來童年讀書處?,F(xiàn)在眾多景點利用普通郵資明信片制作門券,如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
立體門券:如北京大觀園采用現(xiàn)代新型工藝,用塑料制成立體門券。票面用波紋折光面來表現(xiàn)立體景觀《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工藝特殊,立體感強,可從左中右三個方向看到不同的畫面。
嵌章門券:又稱“鑲幣券”。即在門票上鑲?cè)脬~質(zhì)或塑質(zhì)幣形或其他形狀的門券。此類門券各地景點開發(fā)較多,如海南鹿回頭公園,在門票上用透明塑料罩住一只鑰匙鏈。
書簽門券:如山東省濰坊市博物館1989年舉辦的世界風箏濰坊大型民俗藝術(shù)展,門券制成書簽式,既是精致的書簽,又是參觀的憑證,一舉兩得。
標本門券:可采用動、植物實物,經(jīng)過特殊處理制成門券。如南京蝴蝶博物館的門券是用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標本制成的。南京中山植物園用小野花制作的植物標本門券,突出了植物園的特色。
樹葉門券:如湖南陽河風景區(qū)就地取材,用樹葉經(jīng)過脫脂脫色后,在樹葉上印上圖案,經(jīng)塑封制作成樹葉形門券,可謂新穎獨特。
音樂門券:如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制作的三折形門券,打開后,游客就能聽見歌頌周總理的歌曲《繡金匾》。使人持券時看得見,聽得著,有聲有色。
金屬門券:采用銅、鋼、鐵、鉛、鋅合金等金屬材料制作的門券,如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中國文物精華展”門券,采用紫銅沖模成古面具圖案而制成。
打火機門券:如1994年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辦的“可愛的祖國——中國旅游文化收藏展覽”,采用打火機制作了門券。
磁卡門券:將磁卡這一新材料運用于門券是近幾年的事,但發(fā)展迅速,至今的種類已有近800種之多,如:西安秦兵馬俑博物館磁卡券。
錢幣式門券: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舉辦中外貨幣展覽,制作的門券正面圖案是一張1美元鈔票的圖案。近年來無錫的唐城、三國城等聯(lián)合設(shè)計制作的門券,采用仿鈔票式圖案,不細看還真會當做鈔票了,并且還有水印。
獎券式門券:買門券可博彩,兼作彩票,實屬少見。如1999年泰山舉辦“第十三屆泰山國際登山節(jié)”出售的即為獎券式門券。該獎券式門券為即開即兌式,分為特等獎、紀念獎等5個獎別。
異形門券:凡票面形式不是長方形、正方形而是任意形狀的門券均可稱異形門券。如93杭州訪梅探春券制作成一只大公雞形狀。此外異形門券還有地圖形、圓形、三角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