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松 典 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球已有60%的國家成立了反恐怖部隊,本文著重介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反恐怖力量建設情況。
"三角洲"--美國反恐怖部隊
在美國東部,有一個神秘的軍事基地--北卡羅來納州布雷登堡,這是美國專門用來執(zhí)行反恐怖作戰(zhàn)任務的"三角洲"部隊的總部。"三角洲"特種部隊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建立,是美軍反恐怖的主要力量,其主要任務是對付世界范圍內威脅美國利益的各種恐怖活動?,F(xiàn)編有兩個中隊,中隊下轄若干小隊,每個小隊16人。針對各地區(qū)恐怖行動的特點,"三角洲"特種部隊專門演練反恐怖戰(zhàn)法,掌握封鎖、隔離、搜索、伏擊等戰(zhàn)術手段,并加強了情報偵察、監(jiān)視、審訊力量以及各種特種器材的建設。"三角洲"特種部隊在國外也有部署,每年都進行相應課目的反恐怖訓練,內容包括掌握地區(qū)威脅與恐怖分子的活動情況,恐怖主義的歷史與恐怖分子的心理,射擊、駕駛等反恐怖技戰(zhàn)術,熟練飛機、車輛、人員和物資安全措施以及被扣為人質時的生存方法。具體行動時,預防和打擊緊密結合,以預防為主,重點是加強對恐怖行動威脅的分析與評估,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作戰(zhàn)計劃和行動方案。1982年,該部隊為意大利特種部隊營救被恐怖組織"紅色旅"綁架的美國多齊爾將軍的行動提供了技術幫助;1987年,該部隊協(xié)助聯(lián)邦調查局抓獲了1985年參與劫持美國環(huán)航客機事件的恐怖分子;還參加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88年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安全保衛(wèi)行動。
"黑兵"--俄羅斯阿爾法反恐怖部隊
阿爾法小組成員在執(zhí)行任務時,臉上總是涂著黑色的油彩,所以被人們稱為超級"黑兵"。俄羅斯獨立后,阿爾法小組逐步走到反恐怖斗爭的前臺,成為特種部隊遂行反恐怖行動的中堅力量。"阿爾法"別動隊成立于1974年7月,蘇聯(lián)解體后,該別動隊劃歸總統(tǒng)保衛(wèi)局,負責總統(tǒng)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但在1993年10月俄總統(tǒng)與議會對抗的事件中,"阿爾法"拒絕進攻克里姆林宮。同年年底葉利欽總統(tǒng)簽署命令,讓"阿爾法"重新回到國家安全部門旗下,擔負反恐怖任務。該別動隊曾屢建奇功:1993年,兵不血刃成功地從恐怖分子手中解救出15名中學生和教師,并活捉恐怖分子;1994年,又以同樣的手段解決了礦水城劫持人質事件;1995年,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以閃電般的行動順利解決了莫斯科紅場劫持人質案。
"魔鬼"--英國皇家反恐怖部隊
這是一支戰(zhàn)功顯赫的反恐怖特種部隊,特別是其特種奇艇中隊(SBS)在同行中更是名列前茅,被稱為"隱形惡魔"。其隊員都要在經(jīng)過為期30周的海軍陸戰(zhàn)隊基礎訓練后,再接受兩個星期的篩選訓練,之后還有一年多的正式訓練。從二戰(zhàn)到馬島戰(zhàn)爭,他們神出鬼沒,身經(jīng)百戰(zhàn),立下了無數(shù)戰(zhàn)功,成為英國人心目中的一支神兵奇旅。自1957年起,一直執(zhí)行北愛爾蘭反恐怖任務。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了對付"愛爾蘭共和軍"極端分子和恐怖組織,這支部隊正式改編為英國反恐怖特種部隊。1975年,該部隊又組建了一支反騷亂突擊隊,旨在本國和盟國發(fā)生諸如劫機、綁架人質或城市爆炸等恐怖事件時,提供一支訓練有素、經(jīng)驗豐富、技術高超的快速反應部隊。目前,反騷亂突擊隊有900名隊員,其基地位于倫敦西面的赫里福德。英國反恐怖部隊于1977年5月,協(xié)助荷蘭成功地解決了一起恐怖分子劫持列車事件;1980年5月,反騷亂突擊隊夾襲伊朗駐英國使館,在40s內成功地營救出被恐怖分子劫持的26名人質,并全殲恐怖分子。
"黑小子"--法國反恐怖部隊
為了對付恐怖組織,法國于1974年正式成立了一支專門從事反恐怖的部隊--法國國家憲兵干預隊,作為憲兵部隊的一部分,直接歸法國國防部領導。由于突擊隊在執(zhí)行反恐怖作戰(zhàn)任務時,總是身著黑衣,故又稱黑衣人。人員編制80名,有4個突擊隊。自成立以來,執(zhí)行任務600多次,解救人質450名,捕捉550名恐怖分子。最輝煌的戰(zhàn)績是1976年營救布提人質行動和1994年的馬賽"空中客車營救行動"。
"捷豹"--德國反恐怖部隊
德國反恐怖主要力量是邊防警察第9大隊。該大隊于1972年成立,20年來,他們南征北戰(zhàn),東拚西殺,屢建戰(zhàn)功,被稱為反劫機高手的"德意志捷豹"。其總部設在波恩東部南郊30km處。擁有隊員300人,編制4個突擊小分隊,每個小分隊47~75人。行動時的基本作戰(zhàn)單位是特別行動小組,每組5人。1977年10月,聯(lián)邦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連同79名乘客被5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飛往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國際機場。德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出動邊防警察第9大隊執(zhí)行了代號"魔火"行動的營救人質行動。行動中,該部隊利用閃光爆震彈爆炸為掩護,趁恐怖分子驚慌之際沖入機艙,擊斃4名恐怖分子,俘虜1名,被劫的人質安然無恙。此次行動從發(fā)起攻擊到結束戰(zhàn)斗,前后不到5分鐘。
"應頭套"--意大利反恐怖部隊
意大利反恐怖部隊主要是空軍特別行動勤務組。它成立之初成員80名,均是從陸軍空降旅第一空降騎兵營挑選出的精英,體能和智能都非常突出,是名副其實的"超級槍騎兵"。該部隊直接受命于意大利政府總理、內政部長、國防部長,基地設在意大利利沃爾諾市附近的阿爾登扎鎮(zhèn)?,F(xiàn)有人員200人,下設兩個突擊隊,每個中隊各有一個狙擊偵搜隊,是特勤隊中最精干的單位。隊員們都是擒拿格斗的高手,精通中國武術和日本柔道,個個又都是神槍手,都能熟練使用輕武器,并精通駕駛技術、潛水、緊急著陸和跳傘作戰(zhàn)等技能。平時有一個24小時警戒待命組。一有任務,第一組接到命令后,可隨時出發(fā)到任何地點執(zhí)行任務;第二預備待命組即做好出發(fā)準備。如情況緊急時,第三行動組可在3個小時內完成準備狀態(tài)。為保持機動能力,編制裝備有運輸車、直升機、運輸機。1981年12月,美國駐北約負責南歐地面部隊后勤和行政工作的副參謀長多齊爾陸軍準將,在意大利北部維羅納城的家中被4名"紅色旅"恐怖分子綁架,突擊隊接到命令后火速趕到出事地點,在不到2分鐘時間內,一槍未發(fā)就生擒了4名恐怖分子,安全地解救出了多齊爾將軍。
"雷霆"--波蘭反恐怖部隊
波蘭反恐怖部隊主要力量是機動反應特戰(zhàn)群,在波蘭國內素有"雷霆"部隊之稱。1990年,波蘭駐秘魯大使館受到恐怖分子襲擊,這種挑戰(zhàn)使波蘭政府意識到,國內防止和反擊恐怖主義相當重要,因此建立了第一支專業(yè)的反恐怖特種部隊--波蘭"機動反應特戰(zhàn)群"。這支部隊建立之初,得到了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特戰(zhàn)指揮部的大力援助,在部隊規(guī)模上與美國"三角洲"部隊類似,采取大編制、但以小組為主體進行戰(zhàn)斗的形式,每組4人。隊員們都具有合格的野戰(zhàn)救護技能和相當?shù)捏w能、心理承受力。與其他國家不同之處是,隊員中有女性。平時,隊員主要進行營救人質訓練、各種滲透突擊技能訓練,如空降、水面及水下滲透方式,專由第6空降突擊師及第7海上突擊師負責訓練。反劫機訓練則由波蘭國家航空公司提供有關設施,進行實際機體模型的突擊訓練。由于波蘭境內港灣、河道甚多,恐怖分子可能對水上目標進行破壞,因此船只、油井及商船的反劫持滲透突擊,也是"機動反應特戰(zhàn)群"的訓練項目之一。此外,要求每人都必須熟練地掌握兩門外語,以便執(zhí)行情報搜集和反間諜任務。1994年,該特戰(zhàn)群參加了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行動,在海地出色地完成了保護聯(lián)合國重要官員、平息當?shù)乇﹣y及營救人質等任務。
"雄鷹"--日本反恐怖部隊
日本警察廳已在全國7個都、道、府、縣正式組建了對付恐怖襲擊和其他突發(fā)事件的特種部隊,名為反恐怖特種"雄鷹"部隊,這支部隊的雛形即東京警視廳和大阪府警察本部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的出現(xiàn)源于1977年9月日本"赤軍"分子劫持了一架日本民航客機事件,日本政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劫機恐怖分子屈服,采取"超法規(guī)措施",將正在獄中服刑的6名日本"赤軍"分子釋放,遭到國際社會的恥笑。這一事件促使日本政府決心培養(yǎng)一批反恐怖突擊力量。最初籌組的特種部隊有兩個分隊,一支屬東京警視廳的第6機動隊,一支屬大阪府警察本部。正式組建的特種"雄鷹"奇襲部隊,是在原有的兩支特種部隊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組和強化。此外在日本還有一支有實無名、具有反恐怖作戰(zhàn)職能的特種部隊,這就是日本陸上自衛(wèi)隊第1空降旅第101空降大隊。這支在名義上僅為普通傘兵部隊的特種部隊,自建立以來就以在敵后進行偵察、破壞、襲擊作戰(zhàn)為己任。為了保密需要,第101空降大隊在國內執(zhí)行反恐怖任務時全部以警察身份出現(xiàn),而且每戰(zhàn)必勝,成為日本自衛(wèi)隊中的精銳。
"中東飛虎"--以色列反恐怖部隊
1953年,以色列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特種作戰(zhàn)部隊,兵力都是從陸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訓練尖子,并命名為以色列第101部隊。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慮到戰(zhàn)爭和應付國內突發(fā)事件,制止內亂的需要,決定將第101部隊與傘兵旅合并,改為第202傘兵旅。該旅主要由旅部和4個營以及其他支援部隊編成。在該部隊服役的年齡不得超過30歲,超過者則調到步兵部隊。官兵通常戴紅色貝雷帽,胸前佩戴銀色徽章,腳穿閃閃發(fā)光的長筒靴。執(zhí)行任務時,軍官攜帶AK47突擊步槍,士兵攜帶M16步槍。訓練課目有:步槍、機槍、火箭筒、迫擊炮等武器的使用,跳傘、拳擊、柔道等特種技能,在沙漠或敵區(qū)生存及反恐怖活動的方法。1967年,在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第202傘兵旅又改稱第55傘兵旅。從1960年以后,以色列特種部隊作戰(zhàn)頗為頻繁,由應急作戰(zhàn)轉換為執(zhí)行反恐怖任務。目前,以色列的特種作戰(zhàn)部隊作為一個特殊的兵種,是一般任務部隊的加強和補充。近年來在應付突發(fā)事件、敵后偵察、實施心理戰(zhàn)、特工破壞、反恐怖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種作戰(zhàn)部隊突襲非洲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行動可以說是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戰(zhàn)斗,在以軍作戰(zhàn)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黑貓"--印度反恐怖部隊
它隸屬于政府內閣秘書處研究與分析室,業(yè)務上由總理親自指導。主要任務是反恐怖、反空中劫持、邊境挑釁、武裝干涉活動、特種襲擊等。該部隊成員平時身穿黑色粗布制服、頭戴栗色貝雷帽(栗色是印度傘兵的標志),行動時像黑貓一樣,來無蹤去無影。平時隊員們清晨4點起床,訓練快速拍攝、徒手格斗、擒拿術、駕車護衛(wèi)、空降跳傘、邊境出擊、縱深特襲等專項技能。主要裝備爆破武器,如聲光炸彈等,它們在爆炸之后能使恐怖分子受傷或暫時失去識別能力而喪失抵抗。1984年,當時的印度總理莫迪拉·甘地被其錫克族衛(wèi)兵暗殺后,這支部隊便擔負起保衛(wèi)重要人物安全的重任。盡管這支部隊一直處于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但迄今為止,它還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曾有幾次準備動用這支部隊的機會,但又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放棄。例如:1984年,甘地總理準備命令該部隊襲擊錫克人圣殿--金廟,以捕捉武裝分子頭目賈奈爾·辛格·比恩德蘭瓦里。這支部隊情報分隊的隊員們接受任務以后,便蓄起大胡子,裝扮成朝圣者到金廟周圍察看地形,然后他們又在查克拉塔的訓練營地建起了金廟模型,并制定了一套襲擊方案。當作戰(zhàn)方案呈報以后,甘地認為這一計劃會導致突擊隊員過多的傷亡,從而撤消了這次行動計劃。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