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聞
臺視的電視劇《薔薇之戀》最近吸引了不少眼球。與前度風靡一時的《流星花園》一樣,《薔薇之戀》也改編自日本漫畫。但是與《流星花園》倡導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的取向不同,它更像是一朵惡之花。
劇情的開始是孤苦無依的女孩百合得知自己是大明星韓俐的女兒,投奔到韓家。韓俐美貌任性,不斷結(jié)婚離婚,現(xiàn)在與幾個子女生活在一起。大女兒芙蓉因為丈夫有戀母情結(jié)而離婚,后來遇到了漫畫家貓吉,恰好貓吉是因為母親有戀子情結(jié)而逃家,兩人自然湊成一對。老二堇因為心愛的女友死去,一直郁郁寡歡,卻慢慢愛上了新來的妹妹百合。同時,弟弟葵也愛上了姐姐百合。最后,真相揭曉,百合與堇并無血緣關(guān)系,與葵卻是同父異母的姐弟。
如此情節(jié),只怕連弗洛伊德也嘆為觀止吧。與時下一些打著“亂倫”的幌子、故意套上情色的外衣來嘩眾取寵的行為相反,《薔薇之戀》是百分百的亂倫大全,卻又以百分百的純情偶像劇的形式出現(xiàn)。雖然第一集時收視率并不如人意,但一路攀高,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最受期待的電視劇。
通常來說,獲得普遍歡迎的電視劇都是有著主流價值觀作基礎(chǔ)的;那么這樣一朵傳統(tǒng)價值觀下的“惡之花”為什么會如此紅?換一個角度說,一直以來,以亂倫為主題的作品都是屬于邊緣作品,尤其不會讓青少年接觸。從什么時候開始,這類主題也可以成為偶像劇的題材?
仔細清算一下過往,我們找到了一些線索。在我們經(jīng)典文化的傳統(tǒng)里面,未嘗沒有亂倫,甚至許多文明的源頭就是亂倫。現(xiàn)在流傳的日本神話、古希臘神話、古羅馬神話等里都有著兄妹、母子亂倫之類的情節(jié)。而在后來的文學作品里,也有著《哈姆雷特》、《莎樂美》之類的經(jīng)典著作。這也逐漸形成了歐洲和日本兩個盛產(chǎn)以不倫之戀為主題的作品的地區(qū)。直到今日的影視作品,依然如此。深受日本影響的臺灣地區(qū)自然也沾染了這種亞文化氛圍。
而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這種價值取向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人的理解甚至認可。其實仔細想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對于“亂倫”的定義已經(jīng)逐漸在改變。在傳統(tǒng)社會里,叔嫂、養(yǎng)父母與子女(即使子女已成年)之間都屬于亂倫。但當變性、同性戀、婚外戀等行為都逐漸得到諒解的時候,人們對于“亂倫”的界定就只剩下血緣這最后一道“細紅線”。在《薔薇之戀》里,有這么一句臺詞:“血緣這東西還真是暴力,明明沒有關(guān)系的兩個人就這么被鎖在一起?!痹谶@樣的氛圍里,不倫之戀并不會帶來太多罪惡感,相反成為一種無力回天的悲劇力量,賺得不少眼淚。
王爾德(著名的同性戀作家)曾經(jīng)倡導“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認為藝術(shù)是情與靈的、超道德的。但是他生活在那個時代,于是悲慘死去。到了納博科夫?qū)憽堵妍愃返臅r候,也曾遭到相當多的誤讀和污蔑,直到最近十年間才獲得較中肯的評價。而有了這一路來的鋪墊,時至今日,《薔薇之戀》的出現(xiàn)就水到渠成了。再加上演員選擇到位、情節(jié)緊湊有致、整體形象溫馨感人,就像它的主題曲唱的那樣,“顏色艷了,香味香了”,這朵“惡之花”就這么成為美麗的薔薇,紅紅地盛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