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齊
“金絲纏葫蘆”是用桂花楂糕切成葫蘆形作原料,經(jīng)拔絲而成的甜菜,因象形而得名。桂花楂糕是用山楂、白糖和桂花熬制而成的,自唐代盛行,歷史悠久,以江蘇徐州所產(chǎn)最為著名,曾被商業(yè)部評為全國名牌產(chǎn)品,當(dāng)?shù)赜小对侀狻吩姡骸凹t如朱染透如晶,色似珊瑚質(zhì)更瑩;金桂飄香果酸釅,味回津液滿頰生?!彼粌H有增強消化、消除淤血等功能,而且還含有多種維生素,酸甜可口,具有醫(yī)食兼優(yōu)的特點。桂花楂糕經(jīng)拔絲制作后酸甜相兼,金絲纏繞,妙趣橫生,為人們所喜愛,有詩贊曰:“采來山果助加餐,美媲明珠餉玉盤。萬縷千絲妙手巧,延年益壽似霞丹?!?/p>
常見的拔絲方法有油拔法、水拔法、水油混和拔法、干炒法、油炸糖漿法。此菜用油拔法制作,這種方法拔出的絲光亮透明,絲細(xì)且長,保留時間長,效果較好,但難度較大,下面我就詳細(xì)剖析此菜的制作及操作要領(lǐng)。
原料:桂花楂糕400 g,淀粉150 g,面粉50 g,色拉油100 g(耗100 g),雞蛋1個,白糖150 g。
制作方法:1桂花渣糕切片,再用葫蘆模具按出葫蘆形,修好。
2將面粉、淀粉、雞蛋、水放入碗中調(diào)成糊。
3將炒鍋上火,放入油燒至六成熱,將桂花楂糕拍干淀粉,掛糊放入油中炸至定型撈出,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放入油中復(fù)炸至外硬脆撈出。
4將一口炒鍋置上火,放油、白糖,用手勺不停攪動,直至白糖完全溶化,自稠變稀呈金黃色冒芝麻小泡時,倒入桂花楂糕,快速翻拌,使糖液均勻裹上即可出鍋,裝入抹過油的盤中,立即上桌。
特點:外脆里軟,絲細(xì)且長,口味酸甜,色澤金黃。
操作關(guān)鍵:
1選料:桂花楂糕選用江蘇徐州產(chǎn)的,它質(zhì)地緊密,酸甜可口,質(zhì)量較好。
2制糊:首先要掌握好用料比例,其用料比例為淀粉150 g,面粉50 g,雞蛋1個,水適量,糊要厚一些。這種糊以淀粉為主,經(jīng)炸制后可使口感脆硬;面粉較少,起到增加糊的黏性便于掛上糊的作用;雞蛋的作用是使糊酥松便于掛勻糊。
3掛糊:掛糊前要先拍一層干淀粉,其作用有兩個,一是讓其吸收桂花楂糕表面的一些水分,并使表面變得粗糙有黏性易于掛上糊;二是經(jīng)炸制受熱后淀粉糊化產(chǎn)生黏性將原料與糊牢牢粘在一起。
掛糊時要將糊全部包裹上桂花楂糕,不要有漏出現(xiàn)象,否則,漏出的地方在炸制時會形成焦枯和萎縮現(xiàn)象,影響炸制效果。
4炸制:分兩次炸制。初炸時,原料炸至定型即可撈出,復(fù)炸時將原料炸至金黃硬脆即可。因此桂花楂糕本身是熟制品,所以炸制時不需考慮其成熟與否,只要將其表面的糊炸至金黃脆硬即可,不宜炸制時間過長,造成營養(yǎng)成分損失較多,炸制時宜用中火以保持油溫的穩(wěn)定。
5熬糖:掌握好糖和油的比例,即糖和油的比例為10:1,油過多熬不出絲,過少則熬出的絲不長。熬制時糖先與油混合溶化變得黏稠,手勺攪動感覺吃力,再繼續(xù)熬制,糖液突然由稠變稀,手勺攪動無阻力,呈金黃色冒芝麻小泡,這時是拔絲的最佳時期,此時迅速投入炸制好的桂花楂糕,將鍋離火翻拌至糖液溫度下降有黏性,均勻裹滿原料時出鍋裝盤。
熬糖時要正確使用中小火,防止返沙和糖焦化。返沙就是糖在加熱時由于火力過小,糖結(jié)晶還沒有完全轉(zhuǎn)化為液體狀,如果這時將炸好的原料投入就會出現(xiàn)類似于掛霜的效果;而糖焦化是由于火力過旺而造成快速焦糊變苦的現(xiàn)象。
6炸桂花楂糕和熬糖要同時完成,如事先將原料炸好,則糖熱料冷,會使糖迅速凝結(jié)而影響拔絲效果;如后炸原料,則熬好的糖在鍋中受余熱影響會使糖變苦或過火拔不出絲來。復(fù)炸好的原料在倒入糖液前要瀝凈油分,否則糖液難以均勻地包裹到原料上。
7盛裝拔絲菜肴的盤子要事先抹上油,以免糖液粘住盤子。
8菜肴裝盤后上桌速度要快,如果耽誤時間過長則糖液凝固就拔不出絲了。在冬天制作時菜肴盤子底部可墊上一碗開水上桌,以起到保溫作用,這樣可以防止糖液冷卻過快。
9菜肴上桌時要帶涼開水碗一起上桌,目的是在食用時先將菜肴在涼開水中涮一下,使糖液溫度降低,糖就會變得脆甜且不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