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金
我們經(jīng)常給公務員一個稱呼,叫“人民公仆”,意思是讓他們多給老百姓做一些好事,老老實實地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因為老百姓是主人,公仆給主人辦事當然要全心全意,不能有私心雜念了。但是,如今卻有些不同了,作為公仆,在公共場合聲稱是仆人,內(nèi)心深處卻是另外一種情形,只要把錢弄到手,什么事都來可以做,一門心思撲進銅錢眼里了,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叫做:“全心全意為人民幣服務”,人民公仆也就叫做“人民幣公仆”。
作為公仆的國家公務員,在辦公室里坐長了,離群眾遠了,在他們心中,群眾的疾苦似乎也消失了。老百姓跨進那本來就很高的門檻,做公仆的人給主人的印象是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如果要有所改變,那好,拿錢來!到一家單位去辦事,甚至是開一個證明,本來是他們份內(nèi)的本職工作,但是只要你想過關,對不起,拿錢來!有時候公仆跟公仆同樣是辦公家的事,市場經(jīng)濟時代了,都在講效益,沒有錢什么都講不成,既然用的都是公家的錢,為了讓我創(chuàng)收,請拿錢來!另外還從有關報章上獲悉:某地的計生部門在創(chuàng)收方面生財有道,只要你繳來一定數(shù)額的錢,就可以生孩子,工商部門只要收了一業(yè)的管理費,就可以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公安部門只要收了治安管理費,就可以讓黃賭毒在眼皮底下泛濫。
許多人都說錢是個好東西,它可以使人們的生活過得很舒適,實質上,市場經(jīng)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讓人們有盡量多的錢來支配生活。但是作為公仆就應該站準自己的位置,如果把人民和人民幣的界限搞混淆了,弄不清自己的服務對象,慢慢地,坐在衙門里時間一長,皮膚被陰涼漂白了,老繭從手掌轉移到屁股上,公仆開始往主人轉變,辦什么事都要看人民幣的“面子”而不是看人民的利益,只顧自己“奮不顧身”地追逐人民幣,反而把人民群眾的希望和疾苦給拋在腦后,忘記了。作為主人的人民可就遭殃了。
人民幣代替人民是在某些人的頭腦中進行的一個人生觀、價值觀蛻變的過程。是人民用血汗建立了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用稅收養(yǎng)活了為他們服務的公仆,連人民幣都是人民印刷出來的。但是,為人民幣服務的那些人,何曾想到人民,他們得到的,卻總是人民失去的,也是本來就屬于人民的,他們由此而失去了作為公仆的本色。然而社會總是在不斷地前進的,人民終究是人民,人民的憤怒總會讓變色的公仆從他的衙門里灰溜溜地出來,為眾人所唾棄,最后他還會全部喪失他所迷戀的人民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