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夫
1950年的某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和另外3位物理學家共進午餐。在飯桌上,費米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其他人馬上意識到費米還在思考著剛才有關(guān)飛船和外星人的爭論。后來,費米的這句話成了著名的“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隱含著這樣的意思: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xiàn)在就應該來地球了。為什么他們還沒來?他們究竟在哪里?
這個悖論之所以具有說服力,是因為它是基于銀河系的兩個事實:一是銀河系非常古老,已有約100億年的年齡;二是銀河系的直徑只有大約十萬光年。所以,即使外星人以千分之一的光速在太空旅行,他們也只需一億年左右就可橫穿宇宙——這個時間遠遠短于宇宙的年齡。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話,按道理他們早該到了。
這個悖論苦苦折磨著那些致力于探索外星生命的科學家們。半個世紀以來,宇宙飛船已經(jīng)參觀或探測了太陽系中絕大部分行星和主要衛(wèi)星,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生命跡象。天文學家還追蹤了成千上萬顆星球發(fā)出的微波信號,至今還是一無所獲。不可否認,我們探測的只是很少的一些星球和一個太陽系,而廣袤的銀河系中擁有2 000億顆星星……環(huán)境與地球類似的星球在銀河系中到底有多少?地球之外的生命和智慧生物,他們的進化軌跡與地球生命到底有多少相似之處?
如果費米的邏輯分析是正確的,那將成為所有努力尋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學家的噩夢,“外星文明生命探索”項目也將徒勞無功。但熱心于此的人們還是能找到繼續(xù)研究的空間。一種對付“費米悖論”的說法是:星際旅行過于艱難和昂貴,所以外星人沒能成行。另一種被稱作“動物園理論”的解釋認為,外星人就在地球上,或至少在某個地方看著我們,但他們發(fā)誓不干預人類的活動,就如同人類對那些瀕危物種和古老文明所采取的做法一樣……
不管怎樣,科學家們還是在堅持尋找。他們常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勉勵自己:“證據(jù)的不存在,并非是不存在的證據(jù)?!?/p>
(編譯自美國《紐約科技周刊》2003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