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玲
一個大雨滂沱的午后,我在臺北街頭,一手抱著熟睡的兒子,雨傘斜靠在肩膀上,正設(shè)法用另一只提了奶瓶、尿布的手招呼計程車。無奈過了三十分鐘,仍無法如愿,而我已滿身大汗,手腳發(fā)麻,衣服背包淋得濕透了。
就在欲哭無淚時,竟然來了一位中年女子,親切地詢問我要往何方。我告知將回永和,她即邀我一同搭車,她要順路去中和。我一聽,滿心感動,不住道謝。
上了車,她噓寒問暖地與我聊了起來,在經(jīng)歷三十分鐘的挫折后,我仿佛他鄉(xiāng)遇故知般地與她一見如故。末了要下車前,她堅持互留姓名、電話及地址,以便來日再敘。
過了沒兩天,即接到她的來電,頻頻催促我去她家坐坐。她說,有一票談得來的好友正在聚會,請我務(wù)必賞光。我馬上準備了一份厚重的禮盒前往,心中暗喜在此俗世之中,我將要找到一股清流了。直到按址登門,才發(fā)現(xiàn)是一家健康器材行,“老板娘”笑臉相迎,而一票好友則七嘴八舌地開始敘述他們使用健康器材及配合食用健康食品的奇跡療效。
那日,我踩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后,傷心許久:只覺得這一輩子沒有如此“感情受創(chuàng)”過。
這件事過了約一個月后,我因事須到同一條街上,真巧,又是個大雨滂沱的日子,正想舉手招喚計程車,卻遠遠地看到斜對角的路口,“老板娘”又撐著傘,熱心地為一位大腹便便,手上提滿物品的孕婦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