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秀
編輯同志:
我是快臨產的孕婦,最近參加孕婦學校學習增長了不少育兒及保健知識,但有一點大家還感到較模糊,即我國婦女分娩傳統(tǒng)多取臥位,而給我們教課的產科大夫則提倡豎式體位,請問:豎位分娩有啥好處呢?
劉芳
劉芳女士:
產婦分娩的體位可以有多種,如坐位、蹲位、站位、跪位、俯位側位半臥及臥位等。古代產婦多采用快速、簡便、舒適的豎式體位分娩,如站、蹲、坐、跪等。在歐洲、美洲,傳統(tǒng)上過去產婦多采用坐式分娩。而我國傳統(tǒng)上,則多取臥位。然而到了17世紀,產科醫(yī)生們?yōu)橛^察產程、聽胎心和接產方便,讓產婦采取臥位分娩姿勢,并從此成為常規(guī)體位。
不過,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近年來研究人員對仰臥位分娩這一?,F姿勢提出了質疑。研究顯示,豎位分娩比仰臥位有下列幾大優(yōu)勢:
1.合乎人體生理要求研究人員認為,直立式分娩,包括坐式、蹲式及跪式等較為科學,更合乎人體的生理狀態(tài)。因為人體脊椎有一段自然向前彎曲,稱為脊椎凸部,而坐式分娩則利用了這個凸部,使產婦背部、腰肌得到運動,促使內臟蠕動加快,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分娩,還會增加產婦的舒適感,降低分娩時的疼痛感。
2.能縮短產程,減少難產日本東京大學著名婦產科專家江中美子教授對1324名產婦的研究資料顯示,臥床產平均第一產程為6小時左右,而非臥床產為4小時;俄羅斯著名學者安烈斯基·諾娃教授經近10年臨床研究報告證實,所有豎式分娩的時間均比臥式縮短25%。這是因為豎位時靜息宮內壓較臥位高,宮縮也比平臥位強。另外,產婦取豎位分娩還能使腰凸縮小,使反S形曲線變?yōu)椋眯吻€,作用于子宮底部的壓力能更有效地通過胎盤,有利于胎兒娩出,減少難產的發(fā)生,從而減少了胎兒呼吸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的機會。
3.能促進乳汁分泌坐式分娩可有效地增加產婦的乳汁分泌,使產婦免除了產后缺奶或無奶的麻煩。據日本醫(yī)學研究人員對828名產婦進行坐式分娩實驗觀察,分娩后記錄奶量,結果生產后5天內,產婦平均分泌乳汁997毫升;而采用傳統(tǒng)的仰臥位分娩者,其產后5天內平均分泌乳汁747毫升,坐式分娩者比仰臥位分娩者增加乳汁分泌達30%,兩者差異明顯。
一般來說,坐式分娩適用于初產婦、骨盆瘦小的產婦,尤其是合并有心臟病的產婦。不過坐式分娩雖優(yōu)于臥式分娩,但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產婦還是要采取臥式分娩。如子宮收縮較強者、胎兒較小者,由于產程進展較快,為避免過速分娩導致產道損傷,宜采用臥式分娩。另外,如果產婦是懸垂腹或臍帶脫垂,也宜采用臥位。
目前豎位分娩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產科醫(yī)生的重視和贊同。各國不少醫(y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已不限制分娩體位,并讓產婦自主選擇舒適的體位分娩,一些新型的適用于產婦豎式分娩的產椅也日益廣泛地被應用及成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