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永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頒布后,全國迅速掀起了討論與學習的熱潮。K12信息技術教育論壇等國內知名教育論壇都組織了熱烈和有深度的網友討論?!皩Ω咧行抡n標,你有什么樣的困惑與思考”、“關于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等網絡討論主題都有很多網友參與?!稑藴省返念C布只是一個開端,解讀《標準》是一個重新審視課程標準和豐富信息技術課程研究的過程。在《標準》理念下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就是對《標準》的豐富與擴展。為了解答新課標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疑問,我們特別邀請了《標準》研制組負責人李藝教授、海南省信息技術教研員段青和信息技術教師代表鐘和軍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一、《標準》折射的新理念
記 者:《標準》頒布以來,全國的信息技術課程的研究人員與一線教師都在學習。《標準》雖然指向的是高中階段,但是它所折射出的理念是涵蓋整個信息技術課程體系的,請您介紹一下《標準》所折射的全新理念?
李 藝:從宏觀的角度看,有兩個理念值得我們重視。
第一,《標準》將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確定為課程目標。課標對信息素養(yǎng)概念的使用,使得信息技術課程內涵更加豐富,且與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普遍提倡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協(xié)調起來。一方面,信息素養(yǎng)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概念,有助于學生從心智到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再到與社會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既滿足了他們的現(xiàn)實需要又為終身發(fā)展提供了必要基礎。另一方面,雖然信息素養(yǎng)由不同成分組成,但這并不能說,各個部分可以分開來通過設置不同的課程內容或規(guī)定不同的課時來一一對應地培養(yǎng)。當然,具體到某一堂課,并不要求一定要兼顧信息素養(yǎng)的所有成分,而應根據教學內容實事求是地將信息素養(yǎng)具體化。課標反對人為割裂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做法,同時也反對牽強附會地在一堂課或某部分教學內容中將信息素養(yǎng)的各個成分都列入教學目標的做法。
第二,《標準》在確立信息素養(yǎng)為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后,在對計算機“文化論”到“工具論”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信息技術課程就是信息文化的課程化。信息文化的構筑不僅取決于文化的承載物(如信息技術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而且取決于文化活動的主體(如信息技術教師、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管理者),以及二者之間的動態(tài)性關系。它體現(xiàn)在信息文化與信息文化主體之間的多元對話和互動,特別是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經驗的支持下對一定信息文化的意義建構和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課程追求的不應是一成不變的、單向的信息文化,而應是一種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不斷發(fā)展的豐富的文化價值。過去,我們不僅習慣于教材中心,將教材神化,而且將教材靜化、孤立化,把它及所包含的文化價值當作一成不變的神圣的教條,結果導致課程內容的枯萎和學生素質的偏廢。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標準》提出“師生共同構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借助宏觀理念的革新,我們就可以對微觀上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資源、教材編寫等等有一個新的認識。這種認識同宏觀理念的革新一樣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對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的設計與建設都是值得借鑒的。
記 者:《標準》對于教學給出了一定的建議,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標準》給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李 藝:新課程呼喚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的全面轉型,必然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出新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是多方面的。
教學目標的變化是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是一個豐富而全面的能力體系,完全超越了以往計算機教育時代片面的課程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從單一信息技能的培養(yǎng)轉向綜合信息技能(信息獲取、加工、傳遞、管理等)的培養(yǎng),從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轉向綜合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學對象是由“教”向“學”轉向。基于教學目標上的變革,由“教”向“學”轉向,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由施教的客體(被動接受)培養(yǎng)成學習的主體(主動建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扶貧對象”在教師的支配下按既定路線學習的做法,提倡學生作為學習的“自強標兵”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將學生由知識的“容器”轉變?yōu)橹R的“發(fā)生器”。
師生關系則呼喚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這就要求教學的平等性和合作化,教學的情感性和人性化,以及教學的互動性和多邊化。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需要為中心。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的準備狀態(tài)、教學內容的特點、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適用范圍、已有的軟硬件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條件綜合權衡,從而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具體條件及其變化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該多樣化:選擇和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豐富教學過程,而不是用一種或某幾種教學方法一教到底,長期沒有變化。
教學過程要聯(lián)系實際探究學習和因材施教。信息技術教學過程要具有如下特征:貼近生活——突出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探究學習——指教學過程要克服以往單純依賴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做法,重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通過自身的探討和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獲取知識,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
二、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與反思
記 者:作為一名省級信息技術教研員,您經常參與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學與教研活動。根據您多年的教研經驗,您覺得目前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一線教師主要面臨哪些困難?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哪些不足?
段 青:隨著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正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學從盲目走向有序,從隨意走向規(guī)范。教師們開始研究新課程的課程目標,他們通過學習成功的教學案例,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并關注學生。然而,卻沒有人告訴他,面對他的學生和他的課堂條件,課堂教學應該怎樣實施才是最佳的。于是,走進課堂常常看到這樣一些課:注意到了教學方法的運用卻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關注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卻又淡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得熱熱鬧鬧卻又疏于有效引導,任務設計得有故事、有情境卻遠離了教學目標……顧此失彼,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總會讓人感到些許遺憾。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一,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目標、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等,在有些教師那里成了孤立的互不相干的概念,忽視了這些因素內在的、深刻的聯(lián)系,只是在某節(jié)課上用上一點,實施起來不免顯得被動、生澀。怎樣綜合分析影響課堂教學的各種變量之間的關系,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一些教師顯得茫然。所以,在新課程下,有著明確價值取向的、基于本班本節(jié)課堂內容的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同樣重要的。其二,在課前備課中對學生的判斷只是一種預期、一種假設,一些教師卻僅止于此,沿著這種預期和假設去實施教學,對課堂教學進程中學生的動態(tài)性生成性的細節(jié)變化(包括興趣、認知、能力、情感等)重視不夠,教學調控力度微弱。所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喚起教師深度研究學生的熱情。對學生的研究越深入,課堂教學成功的把握越大。
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困難導致了課堂教學問題的存在。解鈴還需系鈴人,困難和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們不斷研究信息技術課程,研究高中新課程標準,在新的層次上探索有特色、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風格的形成。
記 者: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您一直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根據您的教學實踐體驗,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面臨哪些實踐困難?我們需要如何反思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
鐘和軍:作為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培養(yǎng)目標往往缺乏系統(tǒng)的把握和科學的處理,對教學對象以及他們之間的水平差異也難以準確判斷,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自己有時不免陷入一種不知去向、茫然無措的境況。
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似乎更多地關注技術學習本身,這對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在與其他學科教師交往的過程中,總覺得自己駕馭課堂的水平和能力往往不如他們,對教育理論的學習以及教學規(guī)律的理解十分欠缺,這使得我們在學校教學當中缺乏應有的“話語權”。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的力度以及常規(guī)管理確實做得十分不夠,許多地方都以領導不重視此學科為由,而任由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發(fā)展處于一種松散、疏于管理的狀態(tài)。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導和教育,這就需要學校特別是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正確引導和指引。
三、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與模式創(chuàng)新
記 者:信息技術教學有很多教學方法與模式,比如講授式、“任務驅動”式等,我們如何恰當、有效地選擇這些教學方法呢?
李 藝:所謂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方法,是指為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
其一,過去的教學多是在技能訓練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新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和內容的重新界定呼喚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以服務于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前提。
其二,同樣的教學內容往往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施教,此時似乎存在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對于經典的、仍具較強生命力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要繼承和發(fā)揚,不要一提到教學改革,好像就只能選用新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學尚處在發(fā)展期,可利用的優(yōu)秀經驗尚不豐富,如果因循守舊,必然喪失發(fā)展的機會。因此,老師們可以盡量多嘗試自己尚未使用過或使用不多的教學方法,以豐富教學過程和教學體驗。
其三,各種教學方法有相互聯(lián)系、相互融合的趨勢,因此善于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就顯得至關重要。
最后,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使用,都應該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譬如,“任務驅動”教學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lián)系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內化理論。因此,要正確認識任務驅動中“任務”的特定含義,使用中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避免濫用和泛化。
記 者:我知道您一直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您的實際做法與體會?
鐘和軍:在教學實踐方面,我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每一個階段或一節(jié)課,我都會與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慢慢地,我就和他們建立起一種平等、融合的關系,漸漸地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說。這樣一來,我發(fā)現(xiàn)作為一位頗有社會經驗、有想法的教師,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話,甚至帶有某種懲罰或教訓的話,他們也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了。
一旦建立起與學生平等溝通的關系,在課堂上我就能更加自如地組織教學和開展活動。每當確定了教學內容之后,我會事先在課堂上和學生就活動方式進行商討,目的是激發(fā)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需求和進步的愿望。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另一方面他們能夠理解自己即將展開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我當然樂意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服務,學生遇到疑難便會主動提出疑問。
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和實踐,我慢慢地覺得教育的力量源于點點滴滴的積累和升華。在這當中不僅有知識的傳授,也有教學技藝的科學應用,還有人性的關愛與精神的弘揚。
記 者:在探討信息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的問題時,我們必然要面對傳統(tǒng)教學的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而您一直強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要從單純的技能訓練轉向全面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那么一線教師如何實現(xiàn)這一轉變呢?
李 藝:很多教師認為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實際上,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下表對傳統(tǒng)技能訓練的教學和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做了一個簡單對比,希望對教師們有所啟示。
記 者:本次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研究性學習,那么一線教師如何在教師實踐中協(xié)調好講授、訓練與學生探究的關系呢?
李 藝:課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學習,這是否就意味著不需要講授和訓練了呢?顯然不是。那么,什么性質的內容或什么時候應該讓學生去探索呢?這并非一個易答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缺少基本知識和技能講授的教學,很可能導致這樣一個危險:使學生陷入摸索一些基本操作過程的陷阱,既消磨了學生的興趣,又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使本來就非常有限的課時更加捉襟見肘,反而失去高層次能力的鍛煉機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規(guī)劃、組織、協(xié)調、思維、方法,以及對信息社會和信息文化的感悟和體驗,等等。因此,教學應該為學生減輕低層次操作技能學習的負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和習得高層次的能力和素養(yǎng)??傊骄啃詫W習并不意味著排斥一些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講授和訓練。如果一定要將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設計成探究活動,便成了探究的庸俗化。
記 者:目前各地的信息技術設施和原來教育水平的不同導致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差異很大。我們如何使教學適應學生的差異呢?
李 藝:由于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很不平衡,同一個班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差異大,起點不同、愛好各異。如果按照同樣的進度組織教學,不管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還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都是不公平的,不是“吃不飽”就是“吃不了”。這些學生往往會對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形成“干擾”,突出表現(xiàn)為不愿意參加教師的教學活動,自學感興趣的內容,或者喧嘩、玩游戲。顯然,這與課程改革的思路是不相吻合的。那么,如何因材施教呢?很多信息技術教師提到分層教學:以小組為單位,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但實施起來比較困難??梢圆捎萌蝿镇寗拥慕虒W方法,相同活動框架,不同任務和目標水平,培養(yǎng)學生建立起自己感興趣的任務。另外,研究性學習等其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也是值得我們探索的。我個人要提醒教師的是,不管您準備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學生間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僅僅在于,學生的潛能是否被您發(fā)現(xiàn),又是否真正得到了您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