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吳雄飛
尿毒癥病人是不幸的,不接受正規(guī)治療將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但與其他器官衰竭的病人相比,又是幸運的,因為高質量的透析和腎移植可以使他們獲得第二次生命。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常見的腎臟疾病。腎臟功能逐漸衰退,一般分為4個階段,其中最后的階段叫尿毒癥。我國每年每百萬人中約有100人死于這種疾病。
患尿毒癥的病人,其腎臟功能已經廢棄,治療的主要原則是腎臟替代。腎臟替代主要有2種方法:透析和腎移植,兩者各有千秋。醫(yī)生應根據病人的情況,如病因、身體狀況、年齡、經濟條件、對生活質量的要求等,進行選擇治療。
◆ 腎移植是咋回事
腎移植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換腎,即把正常人的一個腎臟裝到病人的肚子里,也就是說用別人的腎臟代替病人的腎臟工作。這是生活質量最高的尿毒癥治療方法。
腎移植療效最好,只要度過圍手術期難關,病人每天堅持服藥(免疫抑制劑),定期到醫(yī)院檢查,短期存活率可達90%以上。10年后新腎還在發(fā)揮正常功能者,占60%。腎移植成功后,新腎可以全面替代腎臟功能,病人可以回歸家庭,走向社會,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與工作。
一般來講,尿毒癥病人都可以接受腎移植。但對于老年病人而言,一般認為在70歲以下較好。不過隨著人們對高生活質量的追求,現有越來越多的大于70歲的病人接受了腎移植。我們就為數位70歲左右的老年人進行了成功的腎移植。
當然,進行腎移植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病人及家屬需對其全面認識并做好充分準備。
◆ 高風險,高費用
首先,病人和家屬要對腎移植有正確的概念,對于其優(yōu)缺點特別是可能存在的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
病人一旦離開醫(yī)院,就要靠其本人和家屬了。如果病人對自己的疾病沒有清楚的認識,新腎的壽命也不會長。有的病人在換腎后,為了少花錢,就自己減藥,結果發(fā)生了排斥反應,不但要花更多的錢,而且還可能會喪失移植腎臟的機會。也有的病人家屬對腎移植病人不夠關心,不督促病人按時吃藥和定期到醫(yī)院檢查,結果使新腎失去了功能。所以病人、家屬和醫(yī)生要相互配合,才能延長病人的生命。
腎移植者消費較高,一般從住院手術到出院費用,大多在6萬元左右。這些費用不包括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的處理,也不包括等待腎源期間的治療費用。病人出院后還要準備復查和藥物的費用,一般術后第一年需要4萬元左右,以后每年可能需要1~2萬元??梢?,病人在準備換腎時,需要做好經費的準備。
◆ 術前準備與配型
由于主要臟器功能在腎移植手術時及術后,要能承擔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所以肝功能不好者,術前要保肝;病毒性肝炎者,要經過抗病毒治療;嚴重貧血者,需要使用促紅素或成分輸血;有感染病灶者,需去除感染病灶;有糖尿病、高血壓者,需要做好術前控制;一般情況很差者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透析,將全身情況維持穩(wěn)定后才可移植;有尿道狹窄或前列腺增生者,要在術前疏通尿路等。對于身體太肥胖的病人,還需要減肥,以減輕新腎的負擔。
另外,腎移植術前還需組織配型,觀察病人是否可以接受供者的腎臟。如病人與供腎嚴重不匹配,術后會產生嚴重排斥反應。
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在貧血時不要隨便在小醫(yī)院輸全血,那樣會使身體產生很多抗體,腎移植時會發(fā)生排斥反應。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產生尿毒癥的原因,對是否可以換腎也有影響。因此,任何腎病病人,都應早做腎穿刺活檢明確診斷;若到了尿毒癥時,腎臟已硬化,即使穿刺活檢也不能診斷原來得的什么腎病了。
(專家門診時間:劉宏,周四全天;吳雄飛,周二上午。咨詢電話:023-68754726)
相關鏈接
暫緩或不宜做腎移植的情況
(1)全身情況極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2)有急性感染病灶存在者;
(3)結核病活動期病人;
(4)肝功能不全者;
(5)惡性腫瘤病人術后時間少于兩年者。
對于伴發(fā)心力衰竭的尿毒癥病人,由于術后治療比較復雜,一般不主張腎移植,要求在充分血液透析、心衰糾正后3月內未再發(fā)生心衰后,才考慮進行換腎。
腎移植一定要采用親屬腎嗎
在考慮腎移植的腎源時,一般應把握以下3個原則:(1)要血型一致或符合輸血原則;(2)以男供女、年齡輕供年齡大為好;(3)自愿原則,供腎者身體健康。
一般有充足腎源時,并不一定要考慮用親屬腎,從經濟角度講,也節(jié)約不了多少錢。用親屬腎,對于病人的長期生存可以稍微提高一點;但有的專家并不這樣認為,并且不主張用親屬腎,因為這將把一個人的風險變?yōu)閮蓚€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