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依秀
進入20世紀以來,西方知識與中國道德之間的沖突和斗爭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鮮明主題。無論是五四運動還是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每每現(xiàn)代西方知識沖擊中國,都伴生出一場場激烈的徹底批判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風暴。人們通過西方近代啟蒙主義的單向玻璃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一種片面的印象: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舊道德在扭曲人性的同時也制約了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所以中國人的傳統(tǒng)道德主體結構一天不瓦解,一天不砸爛孔家店的傳統(tǒng)仁義道德,
國人就無法擺脫中世紀的心靈枷鎖,也意味著將被 拒絕在現(xiàn)代文明世界之外。
然而從世紀初期的“科玄大戰(zhàn)”,到80年代真理標準大討論,尤其是90年代科學與實證主義之爭,無論在意識形態(tài)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當中國傳統(tǒng)道德結構受到全面的挑戰(zhàn)和消解,一種知識中心主義迅速擴張,講究實用效果的功利追求在全社會形成徹底的反道德傾向之后,我們并沒有看見如西方那樣打碎中世紀的心靈枷鎖,更沒看見“人是目的”、“大膽使用理性”代表的現(xiàn)代理性精神。中國當代文化面對的狀況卻是各種封建主義陰霾尚未散去,又引進了大量后期資本主義的精神垃圾,個體陷入人欲橫流和人是廉價工具的惡性漩渦之中。
該如何看待西方知識與中國道德呢?是不是在對待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上,必然存在著傳統(tǒng)道德與西方知識之間選擇的問題呢?劉士林先生提出新道德主義的理論意義,就是要用新的思維方式透視出西方知識與中國道德百年來的惡性內耗,分析這種狀況給中國民族帶來的理性和倫理的兩重損傷,進而在新道德主義的關照下探索出在兩種文化資源之間建立一種良性的對話與交流關系的可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