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仁
電影“挑戰(zhàn)星期天”飾演美式足球教練的艾爾帕西諾,時常語氣高昂地鼓舞球員,如何迎戰(zhàn)宿敵。另一部電影“神鬼戰(zhàn)士”,飾演羅馬大將軍的羅素克洛,聲音平緩但堅定有力,軍士聽完他的訓勉,立刻精神百倍,奮勇殺敵。
戲如人生,即便為了票房,難免夸張演出,但是真實人生里,任何一個偉大的領袖,必然是個懂得溝通的人,前美國總統(tǒng)里根、蘋果電腦總裁賈伯斯,莫不如此。
也正因為溝通如此重要,許多準領袖就會想盡辦法,研究如何打動人心。學習演舞臺劇,正是方法之一。
根據《高速企業(yè)》(FastCompany)雜志報導,英國戲劇導演高立爾(P.Gaulier)正是鼓吹這種方法的人。
高立爾創(chuàng)辦了一個領袖訓練班。在這個班里,他不教學生如何編織動人的文辭,也不教邏輯推理,更不教如何觀察群眾。簡單地說,傳統(tǒng)那套理性思考,他全不教。他另辟蹊徑,他要學員演舞臺戲。
高立爾認為真正感動人的是“心”,而不是“腦”。就像一首曲子,雖然沒有文章的“起承轉合”,卻依然能夠令人動容,即便是在一個陌生人前面。
但是要如何用“心”傳達意念?
高立爾指出,人們受到太多現實生活的教條管束,因而容易隱藏真情。而一旦真情收縮,就愈難用“心”表達想法。演舞臺戲,正是要把真情還原出來。
在舞臺上面,為了能夠吸引觀眾,演員除了靠臺詞及適切的舉手投足,最重要的是放開自己。而在放開自己的同時,真情就能流露;一旦真情現身,觀眾就能將心比心,受到感召。
高立爾利用幼兒園玩搶位子的游戲,來訓練學員流露感情。
甲、乙兩位學員站上舞臺,繞著椅子走,當音樂結束,誰搶到位子,誰就是贏家。接著贏家要想辦法讓觀眾知道他內心的喜悅,而輸家也一樣要顯現心中的懊惱。
這時只見贏家的甲學員對著輸家的乙學員說:“你從哪里來?”對方問答:“紐約。你呢?”演到這里,高立爾放出他的罐頭喇叭聲“要打哈哈哈欠欠了!”(BOOOOrrriinng)
高立爾對著甲、乙學員說:“你們是在演戲,不是喝咖啡聊天。這樣對談,觀眾不會打哈欠?”
現在換丙、丁學員上場。等音樂再度結束,新贏家丙學員沒說一句話,雙腳攤開地坐滿椅子,臉上一點也沒有感激的神情,浮現的全是志得意滿的驕傲。丙學員此時此刻正在享受勝利者的滋味,而臺下的學員目睹他流暢的身體語言,感同身受。
回過來看輸家丁學員,臉上黯然,宛若枯花,四肢貼地,憔悴爬行,是輸家也是贏家,因為他的舉止喚起大家以往受到挫折的情境。
這回高立爾沒有按罐頭喇叭,因為兩位學員在這場權力游戲中,恰如其份地顯露贏家與輸家的感受。
這就是高立爾要求的東西。他要學員從劇場里面,學習在不同的情景(劇本)下,喚起內心深處的真情,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他認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讓人打瞌睡,也才是最有效的溝通。
高立爾指出,很多偉大的領袖,天生就有這套本領,而其他人,只要學習得法,還是可以揣摩其中奧妙。
但他強調,角色模擬不是在演別人,而是在演一個不同環(huán)境下的自己,或是說,一個相同環(huán)境,但牽引出七情六欲及喜怒哀樂的自己。
高立爾特別舉出這點,是因為有些學員以為劇場訓練的目的是模仿名人,所以久而久之,不但沒有真情完全釋放,反而連僅有的少部份真情都消失了。
換句話說,如果你像羅素克洛那樣聲音平緩堅定,那就不要學習艾爾帕西諾的高昂語氣,免得弄巧成拙。
此外,為了訓練學員勇于表達內心真正感受,高立爾還要學員起立,大聲說出一些平常難以啟齒的話。譬加:“我的姐姐為了給我買張椅子,出賣了她的肉體。”
這可不是一句簡單的臺詞。因為不用“心”講,或是造作講出,觀眾都會誤以為你在宣揚家恥;但如果真情深切地說出來,觀眾就會產生“我的姐姐為我犧牲一切”的同情心。
有人問高立爾,難道一定要劇場訓練,才會誘發(fā)真情?高立爾說:“不必然。因為生活就是大劇場,歷練世事已經教會我們許多東西,只是我們往往記錯教訓。譬如因為做錯決定,遭人譏笑,從此說話輕聲,行為畏怯。如果一個人能自覺這種限制,掙脫這種束縛,那就不用劇場老師點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