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萊夫的父母是瑞典的貧苦佃農,他出生時家里值錢的財產是一支鳥槍和三只鵝。富有的表叔抱著兒子帕爾丁譏笑他的父母:“你那兒子注定是看鵝的窮鬼!”奧萊夫的父母氣憤地說:“只需要20年時間,我們的奧萊夫肯定會成為富翁,他會雇你的兒子帕爾丁當馬夫?!鄙现袑W時,奧萊夫把時間當成金錢來用,沒有浪費一分鐘。20歲時,他成了瑞典出類拔萃的科學家。
最近,我看了魯迅的《門外文談》(發(fā)表于1934年),才知道“時間就是金錢”是西方的觀念。魯迅說:“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p>
瑞士人的觀念倒是應了魯迅所“想”的。瑞士的嬰兒一出生,醫(yī)院就會通過戶籍網絡,在戶籍卡上為孩子登記姓名、出生時間及財產等。幾乎所有的瑞士父母都在“擁有財產”欄目內為孩子寫上“時間”兩個字。倘若是中國的父母為孩子進行戶籍登記,很有可能在擁有財產欄目內填上房產、存款等實實在在的財產。那些房產和存款多的人會自嗚得意:“孩子,我為你準備了這么多的財產?!蹦切]有多少房產和存款的人很可能自覺對不起自己的孩子。東西方人對時間認識的差異影響到許多方面。
人生是一趟車,開始時糊里糊涂,沒有意識到坐在車上;接著有所覺察,好像是坐在車上,并不快嘛;往后,感到車快了,尤其感到越來越快的時候,很可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有這樣一個故事:魔鬼要把陽間的一個人收到陰間去了。最后兩分鐘,這個人央求魔鬼再給他一些時間。魔鬼說不行,給你的已經夠多了。然后拿出賬單。賬單上清清楚楚地記著這個人一生的時間浪費到哪里去了。
魯迅在《門外文談》中還說:“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所不同的,我們庸常之輩,是自己在耗費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