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哈拉奇·邁克卡迪
鄧笛編譯
或許是荷爾蒙分泌過盛,十八九歲舶男孩容易沖動,??床粦T周圍的人和事,因此難免就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來。
我上大一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個毛頭小伙子。由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太好,我選擇在家鄉(xiāng)的一所大學走讀。一天,我和父親發(fā)生了口角,雙方唇槍舌劍,各不相讓。我反感他事事想管我,干涉了我的自由;他不滿我冒犯他,有損他做家長的威嚴。我們吵得天昏地暗。最后我沖出家門。我沒能按時趕上學校的車,而乘下一班車就會遲到了。這使我心中更加憤怒。
一路上,我還在生父親的氣。青春期的自高自大心理在膨脹。我認為,作為父親,他是無能的,竟然沒有經(jīng)濟能力供我上一所好的大學,另外,他一個中學都沒能念完的人,怎么能對我這樣一個堂堂大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呢?
當我快走進教室時、我猛然想起我忘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了。這節(jié)課是教育學,老師是深受同學們喜愛的西蒙教授。西蒙教授上課很有特色,早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他就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每星期二,你們都要交給我一張寫有日期和你們姓名的卡片。至于卡片上還要寫些其他什么內容由你們自己決定,可以是一點感悟、一個問題、一種心情或思緒,但必須樸實無華,是真情實感的流露。這些卡片你們直接交給我,我會替各位保密。星期三,我會將它們交還給你們。到時,你們會看到我寫的評語或答案。記住,卡片就是周二你們上我課的門票?!?/p>
第一個星期二,我在卡片上敷衍地寫了一句:“發(fā)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第二天,西蒙教授將卡片發(fā)還給我時,我發(fā)現(xiàn)上面有他用鉛筆寫的批語:“你寫這句話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事?”很明顯,他是認真對待這些卡片的,但是我可不想輕易向他袒露我的內心世界。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遲到10分鐘了。我得寫好一張卡片,才能進入課堂。我掏出一張空白卡片,寫上日期和自己的姓名。另外該寫些什么呢?這時我滿腦子只有與父親發(fā)生的那場爭執(zhí)。“我是傻瓜的兒子!”我沖動之下寫了這句話,然后走進教室,將卡片交給了西蒙教授,找到一個空位置坐下。
可是,一坐下來,我就后悔了。天呀,我做了什么!這下老師就要知道我的憤怒、我的父親和我的生活了!課上我什么也沒有聽進去,只惦記著那張卡片。
星期三,上西蒙教授的課時,我坐在教室后面角落里的一個位置上,我不想讓他注意到我。講課前,西蒙教授照例將我們的卡片還給我們。我看到他在我的卡片上寫道:“是不是‘傻瓜的兒子與一個人未來的人生有多少相干呢?”
我的心為之一顫。我常常把不順心的事情歸因于父母,總是想:如果不是由于他們沒有錢,如果不是由于他們錯誤的干涉,如果不是由于他們沒有本事……我就不至于……而對于自己卻缺少自知之明,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我太容易寬恕自己的過失,掩飾自己的缺點,而自己并不覺得。我就好像是一個不公正的裁判員,總是把成功歸功于自己,把失敗推諉給父母。西蒙教授提出的這個簡單問題給了我智慧,讓我從“自我中心”中跳出來,檢討自己,并學會去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當我不再把自己當做“中心人物”,開始對自己的行為、選擇和情感負起責任時,一切就起了變化。當然,這個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一年后,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我的朋友增加了,我和父親的口角減少直到完全消失了。我發(fā)現(xiàn),我的父親是一個和藹、睿智和充滿愛心的人。這一切都始于西蒙教授讓我對“我是傻瓜的兒子”這句話的反省。
(摘自《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