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 七
2001年,農(nóng)村姑娘李燕從河北安國三段村來到廣州打工,認識了當?shù)啬泻堈铝x,并談起了戀愛,然而,兩人的關系卻遭到了饒家媽媽的強烈反對。
因為李燕是從村里來的,而且又沒有文憑。饒媽媽不接受,說不可能。
為了讓母親認可李燕,饒章義費盡了口舌,母親仍然不肯點頭。這天,饒章義自作主張把李燕帶到了家里,希望母親接觸后能喜歡上這個河北姑娘。
李燕當時花了幾百元錢,買了一大堆禮品、補品,信心很足,暗下決心一定要表現(xiàn)好。到了男友家,敲門之后,他媽媽本來是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李燕叫了一聲阿姨好,但是他媽媽立刻就回了房了,再也不搭理她了。
母親不肯和李燕接觸,這讓兩人很無奈。
李燕堅信和男友的這份感情是自己的第一份感情,而且很真實,不想放棄。
就在李燕感覺無助的時候,男朋友告訴李燕,她的機會來了:他媽媽快要過生日了。
生日總要送些禮物吧,可送什么才好呢?為此,李燕琢磨了好久,普通的便宜的東西,怕對方看不上,昂貴的自己又買不起,惟一的辦法就是找個特別的禮物送去。這天,從一家家居用品店出來后,李燕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李燕記得男朋友說過,他媽媽有高血壓,就一直想,她們老家是藥都,她從小在藥都長大的,知道石膏有涼血鎮(zhèn)驚的效果,所以突想用石膏來做個枕頭怎么樣。
為此,李燕專門回了趟老家,親手做了一個石膏枕頭,帶回廣州。
就是這個特殊的禮物,讓饒家媽媽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李燕的優(yōu)點。兒子告訴母親這個石膏枕是李燕一針一線,很用心地縫起來的,能降血壓。媽媽一聽這也很不容易了,現(xiàn)在的女孩都不會做針線活兒,而她會做針線活兒。媽媽開始轉(zhuǎn)變對她的看法了,感覺到她的心思還好。
不知道是石膏枕頭的功效好,還是饒家媽媽被李燕的細心感動了,不久之后,她主動請李燕來家里做客,還托她再做幾個石膏枕頭來,送給自己的好朋友。這一來二去的,李燕終于獲得了饒媽媽的認可。
李燕心里當然很得意,兩人的關系也確認了,穩(wěn)定了。但是具有經(jīng)濟頭腦的李燕又動心思了:他媽媽需要這樣的枕頭,還會有多少人需要這樣的枕頭呢?這塊應該有很大的市場。
河北安國被稱為“藥都”,自小在藥都長大的李燕,不光對中藥耳濡目染多年,而且還在學校專門學習過中藥方面的知識,制作保健枕對她來說還不算什么難事。這個想法讓李燕很興奮,但她沒料到,就因為這個想法,她和男朋友產(chǎn)生了相識以來第一次爭執(zhí)。
李燕告訴男友饒章義,說她發(fā)現(xiàn)一個商機,覺得這個可以做。男友說什么商機啊,這么神秘?她沒說什么帶著男友到市場上去轉(zhuǎn)一下,說:“就是這個枕頭?!?/p>
男友一聽說枕頭,頭搖得像撥浪鼓說:“這東西市場上到處都是,我們開這個店,沒有什么可做的?!?/p>
李燕頭一歪說:“你能看到我送你媽媽那樣的嗎?這個市場上沒有?!?/p>
李燕是個認準理就不放棄的倔姑娘,連續(xù)一個月的時間,每天下班后,她就拉著男友一起去逛街。饒章義發(fā)現(xiàn),李燕做的那種枕頭果然在市場上找不到,他不僅決定和李燕一起開發(fā)這個市場空白,還說服媽媽給他們投資了十萬元。與此同時,李燕從家鄉(xiāng)搜尋了十二種民間關于保健枕頭的使用方法,還帶回來了十幾種可能用到的藥材。
這幾大袋子李燕都是從家里自己背過來的。她一個女孩子,背這么幾個大包,下火車的時候走不動、又背不了,急得淚都快流下來了,虧得有一個好心人幫她拎下去了。
2003年,李燕的第一家枕頭店終于開張了,這種新鮮的店面吸引了不少顧客,但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卻沒有。這讓李燕百思不得其解,開業(yè)的第六天,店里來了一個顧客,一句話讓李燕頓時醒悟。
這個客戶,他看得特仔細,可就是沒有買的意思。李燕問他,你為什么不買呢?他說現(xiàn)在賣枕頭的這么多,都跟我說他的枕頭好,你也說你的枕頭好,沒有說自己的枕頭壞的,我憑什么相信你們的枕頭,有你說的功能呢?
顧客看不到真材實料就不會購買,這個發(fā)現(xiàn)讓李燕改進了自己的銷售方法。
李燕意識到顧客是需要一些直觀的效果,看到一些真實的東西,他才會去買。所以她就和男朋友商量,把這些藥都用透明的小袋包裝起來,而且把藥的名稱都貼上去,標出來,這樣顧客來了,需要哪種枕頭,里面需要的是什么藥,都一一標出來,讓顧客看個明白。
把藥材展示在明處,利用人們對于傳統(tǒng)中藥材的知識,李燕的保健枕頭輕松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些枕頭,僅在2003年就賣出了將近六千個,給李燕帶來了近80萬元的收入。然而,讓李燕的生意更加快速擴張的,是一個將近四十歲的母親:
當時因為孩子臉上長的是濕疹啊,痱子啊,可天氣又潮濕又熱,家里也沒有適合孩子睡的枕頭,這位母親聽朋友說街上開了一家枕頭的專賣店,所以就去看了一下。
林女士去時是一個雨天,按照經(jīng)驗,這時候進店的往往是避雨的人,李燕以為她也是來躲雨的,最初并沒有主動去招呼人家。
外面雨停了,林女士還在里面很認真地看枕頭,這時候才引起了李燕的注意就上去問她,“要買什么樣的枕頭啊?”
誰知這一回,顧客給她出了一個難題。
林女士說:“有沒有嬰兒用的那種,防治濕疹或者是痱子的枕頭?”
李燕一下子就愣住了:“嬰兒枕,我這里沒有嬰兒枕。”
林女士很失望,說:“你一個枕頭的專賣店,連個孩子的枕頭都沒有?”
這句話對李燕震動很大,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把目標定為“顧客滿意就是頭等大事”,李燕當然不想讓任何一個顧客失望,她主動提出,下班后到林女士家里看一下孩子的情況,親手為對方縫制一個符合她要求的嬰兒枕。
當時林女士不是特別相信,就說:“你縫制的,我又怕太貴了,多少錢?”
李燕粗略估計了一下成本,咬了咬牙說了個50元。林女士一口答應下來,讓李燕去給她定做。
縫制嬰兒枕,除了要求大小和形狀合適,對林女士來說,更重要的是能緩解孩子的痱子。李燕找來醫(yī)書,利用綠豆皮、青葙子、粟米等清熱祛濕的材料做枕芯,親手縫制了五個枕頭送上門去,供林女士選擇。一個月后,林女士和李燕成了好朋友,后來她告訴李燕:“我孩子身上的痱子全部都好了,很高興,當時你問我要50元,就是你要100元我都可以給你?!?/p>
李燕沒想到,自己當初開出的高價,還遠遠低于消費者的預期,這給她帶來了新的經(jīng)營思路。
不同的人群,他所需要的枕頭絕對是不同的,每個人需要的枕頭功能都是不同的,如果針對這些人群,去開發(fā)他們所需要的枕頭,這絕對能掙一大筆錢。
許特穎,原是廣州一家中醫(yī)院的藥劑師,2004年年初,被李燕請到廠里擔任技術廠長,在他的指導下,李燕針對學生、教師、司機、情侶,不同人群開發(fā)出不同功能的獨特枕頭。
學生枕、司機枕、香熏枕、情侶枕,從最初單純針對中老年人,到如今瞄準各種特殊人群,李燕的枕頭生意隨著品種的增多而迅速擴大。
兩年內(nèi),李燕在廣州、廈門連續(xù)開了四家店,與此同時,她和男友的感情也在與日俱增,2005年年初,饒家媽媽終于說出了曾經(jīng)讓兩個人期待已久的話:你們早點把事情辦了吧。她想讓李燕盡快成為自己的兒媳婦。
原本以為兩個人會滿心歡喜地答應自己的要求,然而兩人的回答卻讓饒媽媽大失所望,他們決定暫時不結(jié)婚了。
李燕的男友說:“家里給我這筆錢,最開始是預備讓我結(jié)婚的錢,但我們?yōu)榱俗鲞@個事業(yè),決定先把婚姻擱一下?!?/p>
2005年,李燕和饒章義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北方市場上,雖然明知要承受一南一北的相思之苦,但在3月份時,他們還是下了決心,把準備結(jié)婚買新房的50萬元拿到了北京,開始了在北方的新征程。
百家講壇200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