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正在北京召開的“兩會”上,產煤大省山西省省長于幼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山西未來5年,煤炭產量將是零增長”。這番表態(tài)引起了各界關注甚至頗感不解。山西省學者趙加積一直關注和研究煤炭行業(yè)發(fā)展,曾在本刊2006年第4期發(fā)表過“警惕2006煤炭過?!钡挠^點。于幼軍提出“零增長”之后,趙加積又專門給本刊發(fā)來了他的個人看法。
3月6日,山西省省長于幼軍在人大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山西“十一 五”的煤炭年產能已達到8億噸,每年產量控制在7億噸左右。此言一出,輿論頗多不解:山西煤炭為何如此低調?
其實于幼軍的煤炭“零增長”并非低調,而是一種實調,是煤炭熱中的冷思考,是防患未然的未雨綢繆。
首先“零增長”源于實。受煤炭有水快流和價格上漲刺激,山西前幾年私挖亂采、超產嚴重,現(xiàn)在年實際產量已達到年約7億噸,報表數(shù)字為5.4億噸。
其次,“零增長”是壓防于剩。2005年底全國煤炭社會庫存1.4億噸,儲存量創(chuàng)近幾年的新高。今年1月電網煤庫存比同期多910萬噸,2月底秦皇島煤炭儲存繼續(xù)增加。大量事實說明煤炭“模糊狀態(tài)”即將結束,“煤炭過剩正在顯現(xiàn)”。山西出口焦炭從400美元跌至200美元僅半年多時間,全省焦炭企業(yè)從全部盈利到全部虧損,也約一年多的時間。焦炭過剩表現(xiàn)時間短,但背后形成時間長,煤炭防過剩不能只防結果而要防過程。
最后,“零增長”是防在于行。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山西煤炭防過剩,早在去年就展開“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