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他曾經(jīng)的確是個富翁,可是為了籌集探險的資金,他把老爸留給他的藥品公司給賣了。大家都以為他是在折騰,其實不是,他用自己的探險活動來吸引慈善捐贈。2006年,他就憑借自己的名聲與活動籌得了200萬英鎊。有人說,賣了公司,捐出去不就行了,何必繞這么大個彎子?
是啊,沒見過這么奇怪的慈善家。
英國時間2007年1月12日下午5時20分,戴維·亨普勒曼·亞當斯(David Hempleman- Adams)乘坐古老的柳條籃熱氣球升空,大約兩個小時后,在攝氏零下60度低溫的凜冽下,沖上了9906米的高度,創(chuàng)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這是亞當斯在經(jīng)歷了三次失敗之后,終于見到的“彩虹”——他打破了美國熱氣球女探險家戴維斯1979年創(chuàng)下的9537米的世界紀錄。
雖然這個紀錄的創(chuàng)造時間只用了兩個多小時,但其中的卓絕堅苦與面臨的危險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在這次飛行中,他以每分鐘152米的速度上升,最終達到9906米高度。這一高度幾乎超越了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巡航高度。在高空低溫缺氧環(huán)境下,戴維攜帶的氧氣面罩、無線電接收裝置、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和降落傘等設備都開始結(jié)冰,加熱器也停止運轉(zhuǎn)。一名在低空飛行觀測的飛行員曾通過無線電告訴他,“只有瘋子才會這樣做?!睆淖罡咛幗德鋾r也給戴維帶來了很大的危險,當高度達9906米時,他發(fā)現(xiàn)氣球攜帶的動力燃料只剩下5%的量,這迫使他一分鐘內(nèi)下降到了450米。戴維說:“我下降得非??欤绕涫亲詈?00米,整個氣球都不斷加速。氣球重重地砸到地面,我覺得自己都被砸矮了半截。”
雖然被“砸矮了半截”,戴維想來必定是很高興的,這次的成功意味著他打下保證的500英鎊的善款又有著落了。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全部完成“7+2+2”探險大滿貫的人,(“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的地理極點和地磁極點的探險活動),戴維在他30多年的探險生涯里一共為各種組織籌得了上千萬英鎊的慈善捐贈,光在2006年,他就為愛丁堡公爵獎(The Duke of Edinburgh's Award)吸引了200萬英鎊。真正應了那個句式:比他能探險的都沒他捐得多,比他捐得多的都沒他能探險。
為探險不做富翁
戴維·亨普勒曼·亞當斯(David Hempleman- Adams)是個有趣的名字,原因是這個名字里面有兩個姓?!昂嗥绽章焙汀皝啴斔埂?,一個姓跟了生父,一個姓跟了繼父。九歲時,他的父母離婚,那時還名叫戴維·亨普勒曼的他,跟從母親改嫁后,把名字改成了戴維·亞當斯。直到24歲的時候,他再一次改變了它,改為David Hempleman Adams,他的家鄉(xiāng)人迷信的相信,如果沒有這個改動,戴維可能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探險家。
13歲時,戴維進行了首次登山,開始了他的探險生涯。1998年4月29號那天,戴維成功抵達了北極的地磁極點,從而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首個完成“7+2+2”探險大滿貫的人。從北極回到家鄉(xiāng)英國不久,他就被女王授予了英帝國爵級司令勛章(KBE),比爾·蓋茨在2004年獲頒的正是此種勛章。
其實早在1983年,戴維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他的首次北極之行。在他父親的化學藥品公司Robnor公司的策劃下,戴維決定成為獨自徒步穿越北極而沒有后援的第一人。但在還有200公里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他遭到了一只北極熊的攻擊,還不幸掉進了冰冷的冰窟之中,斷裂的肋骨讓他不得不終止了這次探險。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中,他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文森峰、阿空加瓜峰、查亞峰、去了南極點,惟一余下的就是北極點了。為了籌錢,他甚至出售了父親一手創(chuàng)建并留給他的Robnor公司。1998年他繼續(xù)前往極地探險,冒著零下55℃的嚴寒與狂風暴雪搏斗,挑戰(zhàn)浮冰,多次險些墜入冰冷刺骨的大海。他和同伴魯內(nèi)·耶爾德內(nèi)斯花了8星期時間徒步600英里,手指和腳趾全部凍傷,差不多吃光了所有食物,最后終于抵達北極。站在北緯90度的茫茫冰原上,他們打開白蘭地舉杯慶祝。
一個人的自述
2003年的時候,我打算去一趟北極地磁極點。沒有人像我這樣走過,攀越冰川和瀑布,自己拉雪橇,沒有伙伴,沒有雪橇狗,沒有后援。完完全全的一個人,連食物都得自己拉著。這是我經(jīng)歷過的最危險的一次挑戰(zhàn):是生是死,都掌握在我的技巧里,掌握在我照顧自己的能力。臨行前,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來檢查所有的裝備,我的妻子知道我會去北極,但是她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不同。
我從希斯羅機場起飛,轉(zhuǎn)道渥太華后,搭乘小飛機到了一個叫Eureka的氣象觀測站。從Eureka出發(fā)時,氣溫已經(jīng)是零下30度了,唯一的安全措施只有一個,那就是每隔兩天,我給這個氣象站打個電話,表示我還活著。在茫茫冰原上,我有時滑雪橇,有時手腳并用攀上30多米高的冰川,來尋找合適的道線。遭遇冰川裂開并不是最恐懼的事情,最恐懼的事情是尋找路線:這會花去我很多的時間,而我只帶了定額的食物。
意外還是發(fā)生了。那是在一片不連續(xù)的冰川上,還有一些漂亮的冰瀑布。本來一個人是沒有辦法走這條路的,但是為了省時間,我打算試一試。剛開始還挺順利,穿過冰瀑布時,原本我以為結(jié)實的冰塊并不牢固,冰抓抓下的一塊冰塊狠狠打在我手上,將我打落了約有7米高,硬硬地摔在下面石頭般硬實的冰面上。腳踝受傷了。
很快我的腳就腫大了兩倍,但是最危險的事情還是寒冷。走不了路,我必須得把帳篷撐起來,并給自己弄點熱乎的食物吃,可是我是在厚厚的冰川上,沒有辦法把帳逢的釘子釘進去。我只好用雪橇草草搭了個帳逢。我在那里面躺了兩天,處理腳傷,到第三天時,我終于可以滑冰了。但這時我的食物也快要吃完了,我只好給自己實行配給制,在最后的五天里,我每天都靠幾塊巧克力和喝茶來支撐,腿傷沒有好,膝蓋以下都變成了黑褐色。當飛機出現(xiàn)在視線里的那刻,我一下子覺得,是一個篇章結(jié)束的時候了。
享用世界上最高的宴席
在1998年完成大滿貫之后,戴維就逐漸把他的興趣轉(zhuǎn)向了熱氣球。2003年的時候,他乘坐柳條籃子的熱氣球飛越了大西洋,2005年6月30號,他和另外兩名探險者阿蘭·維爾、貝爾·格里爾斯駕駛熱氣球,在7000多米的高空,舉辦了世界上“最高”的宴會。
在英格蘭南部的巴斯市上空,三人穿著正式的禮服,舉辦了這場宴會。在熱氣球載人籃子的下方12米處,他們用繩子吊著一張平臺,平臺上放置著一張雪白桌布鋪好的桌子,桌子兩邊還有兩張固定在這張平臺上的奇子。蘭·維爾和貝爾·格里爾斯先順著繩子爬了下去,并將宴會的內(nèi)容鋪好,分別是燉三文魚和時令水果。都裝在特殊設計的保溫盒子里。
享用美食之后,二人還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致禮,隨后跳傘降落到了地上。
“毫無穎問,這是我創(chuàng)造過的最奇怪的紀錄”,戴維說,“看起來很有趣,不過有很多潛在的危險,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致命的危險。格里爾斯順著繩子下滑時,就差點出現(xiàn)了問題,當時他的氧氣面罩滑落了,幸好他和維爾的反應都夠快,兩人一起抓住了它,否則可就麻煩大了。不過最氣憤的是,這兩個家伙居然把東西吃得一干二凈,等我爬下去后,才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給我留?!?/p>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高宴會紀錄的保持者是探險家亨利·謝福德,在2004年的時候,他在西藏一座6千多米高的山上,獨自進行了一場宴會。
教會女兒享受冒險
戴維的探險活動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的女兒。大女兒艾麗西婭8歲時便乘坐飛機抵達北極地區(qū),與完成探險的父親會合,成為抵達北極地區(qū)年齡最小的人。2005年15歲的艾麗西婭在10天內(nèi)走完了150英里(合242公里)的北極探險之旅,再次創(chuàng)造了另一項“最年輕”的紀錄。成為徒步抵達北極的最年輕女性,比探險家父親走得還快。
她是在4人探險小組中的一名隊員中途退出后,被選中嘗試這次探險之旅的。這次探險中,艾麗西用只有47公斤的體重拉著40公斤重的雪橇走完了全程。艾麗西婭酷愛戶外運動,3歲就開始滑雪,在行前的兩個月中都在積極準備,參加相關(guān)培訓,進行了相當成分的準備:她一直通過沿著海灘拉雪橇的方式進行訓練,同時還進行背著帆布背包在雪地里行走的訓練。艾麗西婭通過游泳、打曲棍球和類似籃球賽等方式鍛煉身體。她說:“我認為我們的準備工作非常充分。我們已準備了各種工具,不會被凍傷。北極現(xiàn)在雖然天氣非常寒冷,氣溫是-20℃,也許還會降至-30℃,但我們不怕?!?/p>
途中,艾麗西婭和伙伴們曾在結(jié)了一層薄冰的湖面上穿過,艾麗西婭說這是令她感到最恐懼的時刻。雖然艾麗西婭對自己最終走完北極之行非常自豪,但荒蕪人煙的北極也讓她充分體會了孤獨感?!爸車裁匆矝]有,沒有建筑,沒有人,沒有動物,什么也沒有,那個時候感覺能夠回到人類社會,還能洗個熱水澡時最美妙的事情了!”艾麗西婭說,探險不是她一生中的主要目標,從長遠角度看,她更喜歡從事“更具藝術(shù)性”的事情。她說自己一直記得父親在她臨行前對她說的話,“如果完不成此次探險沒有關(guān)系,以后還有時間,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關(guān)鍵是去享受這種活動,從事冒險沒有其它任何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