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忠良
我的鄰居是一對幸福的老人。他們每天上午爬爬山溜溜鳥下午搓搓小麻將,傍晚,老兩口則比賽著走路。
老人有三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yè)各奔東西。但每到星期天,總會有孩子回來看望老人。有時是一家,有時是兩家,有時是三家到齊。到時,他們家就像過節(jié)般地?zé)狒[。
這天,老兩口是不爬山不溜鳥的,他們一大早就去菜市場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拎菜。碰到熟人,他們總是笑容滿面:今天我大兒子一家要來,今天小兒子一家來吃午飯……那神情,好像別家沒有兒子似的。
我也有兒子,只不過比他們少了一個。但我的兒子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有時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吃了飯就急著要走,就像家里有傳染病毒似的,想與他們說說話都難。
轉(zhuǎn)眼,又到了星期天,鄰居的屋里又響起了五音不全的卡拉OK聲。在他們的熱鬧聲中,我們老兩口更顯得孤單。老妻忍不住拎起電話,但想了想,又放下了,喉嚨里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叭思业暮⒆诱湍芟胫;丶铱纯矗覀兗业暮⒆诱筒幌牖丶夷?”妻自言自語地說。
一天,我晚飯后出門散步。月光下碰到了鄰居老兩口。同路,不免聊了起來。老人之間能聊什么呢,不是身體就是孩子了?!澳阏嫘腋0。康叫瞧谔旒依锞拖褶k喜事似的。”我羨慕地說。鄰居聽了很滿足地笑了:“我們現(xiàn)在不愁吃不愁穿的,養(yǎng)兒為了什么?還不是圖個熱鬧。”鄰居說得很對,只是這熱鬧與我無緣。
鄰居見我不語,說:“你的倆孩子好像不?;丶野?”是啊,他們是不常回來。可我又不能說他們不孝順,我只得推說他們工作忙,脫不開身。
“要不要我傳你個辦法?”鄰居神秘兮兮地說。
“什么辦法?”我問。
“讓你的孩子?;丶业霓k法呀!”“哦,你有什么好辦法嗎?”“給孩子發(fā)‘回家工資?!编従诱f。
“回家工資?”“對,只要孩子回家,就發(fā)給他們錢!”
原來,鄰居是用這種方法吸引孩子?;丶业摹N衣犃?,不禁啞然失笑。不過,想想還是蠻有道理的。我銀行里的那筆存了一輩子的錢,到最后還不是倆兒子的遺產(chǎn)?與其等我們老兩口死了白白送給他們,倒不如趁我們還活著,讓它們發(fā)揮點(diǎn)作用為好。
想到這里,我當(dāng)即摸出手機(jī):“兒子你聽著,從明天起,你每回家過一天,我就發(fā)給你一百元的‘回家工資!”
【原載2006年11月13日《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