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初得到的父愛”
1925年的農(nóng)歷正月初六,郁黎民出生于浙江富陽城滿舟弄一號院,她是郁達夫與原配夫人孫荃所生的第一個女兒。
郁黎民出生的時候,孫荃患有瘧疾,無法母乳喂養(yǎng)孩子,小黎民日夜嗷嗷大哭。當時郁家是大戶人家,上有太祖母,下有三房媳婦,由奶奶當家。奶奶治家嚴厲,不允許媳婦請奶娘帶孩子。萬般無奈下,孫荃把小黎民寄養(yǎng)在一個奶娘家里,但是奶娘也有好幾個孩子,無法對小黎民有更多的照顧。
一個冬日的早晨,大雪紛飛,郁達夫從外地回來,就到奶娘家看小黎民。一進門,發(fā)現(xiàn)小黎民凍得全身發(fā)紫,赤著身子號啕大哭,奶娘卻在樓下安然地準備著早餐。郁達夫什么也沒有說,解開身上的皮袍,把小黎民緊緊地裹住,到弄口喊了一頂轎子,把女兒送到離城15公里以外的岳母家,并請岳母另請奶娘來哺育自己的女兒。
長大以后,郁黎民每次從母親和外婆那里聽到這個故事時,總會涌上一陣感動,“因為這是我最初得到的父愛”,她說。
郁黎民在外婆家生活了6年,直到上學讀書才回到母親身邊。在這期間,郁達夫從外地回到富陽,都會帶著弟弟熊兒(天民)來看她。
或許是因為自己長期住在外婆家,也可能是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郁黎民覺得自己沒有受到父親更多的重視。
郁黎民有個哥哥叫龍民,5歲時患腦膜炎夭折,郁達夫曾經(jīng)在《一個人在途上》文中寫進了自己的哀傷,郁黎民的弟弟天民出生后,郁達夫?qū)掖卧谌沼浐推渌恼轮刑岬健翱蓯鄣男軆骸?,可是,郁黎民回憶說,“獨對我和正民妹卻從未見提到過”。
聽長輩講父親小時候的故事
1925年,郁達夫在上海和王映霞同居,開始漸漸疏遠了浙江的這個家。但是作為女兒,郁黎民對于父愛的渴望、對于父親的崇敬并沒有因此而沖淡。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喜歡聽長輩講父親小時候的故事:
一次,在私塾讀書的二伯(郁達夫的二哥)逃學,郁達夫不知道母親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還繼續(xù)替哥哥隱瞞。郁達夫的母親拿出砧板菜刀,一邊揪著二兒子,一手操刀把砧板剁得咚咚響,并要三兒子郁達夫在旁邊跪下,說是“包庇不告者同罪”。這一來,郁達夫兄弟倆再也不敢逃學,也不敢“知情不報”了。
“臥室重地,閑人莫入”
孩子們可以聽聽長輩講這樣的故事過日子,他們無法體會父親和王映霞同居對母親孫荃而言意味著什么。
“在長夜漫漫中,她只得斷葷茹素,尋求精神上的寄托,成了虔誠的佛教徒?!庇衾杳窕貞浾f。
郁黎民還記得,小時候一覺醒來,往往能聽到隔壁小佛堂傳來母親喃喃的誦經(jīng)聲,和著一下一下輕敲的木魚聲。
母親的痛苦很快轉(zhuǎn)變成了對兒女管教的嚴厲。孩子放學回家,先要去她那里報到,做完了作業(yè)就在家看兒童畫報??谷諔?zhàn)爭時期,即使四處奔波逃難,孫荃也隨身攜帶《唐詩三百首》等書籍,她還指導孩子們辦了一個叫《零碎》的刊物,三個小孩子輪流當責任編輯,每期每人要寫幾篇文章,不管是日記、故事、小小說還是散文,甚至還可以畫一張畫。作為母親,孫荃是這份刊物的第一位讀者,也是惟一的讀者。
1931年3月,郁達夫與王映霞之間的矛盾升級,他帶著復雜的心情回到了富陽老家,見到了久別的妻兒。他對兒子天民最是喜愛:“熊兒好,熊兒好,大頭大腦的,又健又壯,這雙手就像兩個粉團。”
盡管郁達夫請來岳母規(guī)勸,但孫荃不肯原諒他,她把郁達夫安頓在樓下的西廂房,在自己和孩子們同住的臥房門上貼出”臥室重地、閑人莫入”的告示。
不過,在飲食上,孫荃還是按照郁達夫過去的喜好和口味細心烹制?!案淮航陌佐~,東塢山的豆腐皮是每餐必備”,郁黎民說。離清明還有一些時日,孫荃就讓人到娘家的竹園挖出尚未露尖的早筍,采摘剛剛吐出新芽的綠茶,都是為了讓郁達夫嘗嘗鮮。
母親夢里的韭菜
在郁黎民看來,起初母親對父親抱有深深的怨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由怨恨轉(zhuǎn)為理解,最后轉(zhuǎn)為同情,等到得知父親殉難印尼蘇門答臘的消息后,更變成了深深的悼念了”。
郁達夫的侄女郁風在一篇回憶文章中也提到后來三嬸(孫荃)慢慢拋棄了對三叔(郁達夫)的怨恨,“而是饒有興味地像談起老朋友似地沉浸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里”。
郁黎民還記得,母親曾經(jīng)說過一天晚上她夢見郁達夫交給她一把韭菜,要她好生保管。孫荃對這個夢久久不能釋懷,她的解釋是“韭”的諧音是“九”,加上早夭的龍民,郁達夫一共有九個孩子,孫荃覺得這是郁達夫要她把遺留下來的所有兒女都照顧好,但是她又沒有這個能力,于是常常感到不安。
郁黎民發(fā)現(xiàn),母親高興的時候總是與父親有關(guān)。
解放初一個清明節(jié)前的傍晚,富陽第一任縣委書記來到家里,看到桌子上放著一盤青蒿,這是富陽的風俗,用來做清明果的。書記就問:“這也能吃?”孫荃回答:“能吃?!备袅艘惶?,政府就送來了80斤大米,原來這位北方干部以為這一家人還在吃野菜度日。受到政府這樣的禮遇,孫荃總覺得這是丈夫給她的榮耀。
更讓孫荃感到榮耀的,是1952年郁達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她領(lǐng)到了由毛澤東親筆簽名的烈屬證,這讓她感到無上的光榮,并且成為晚年的精神寄托。
?。ǔW语L摘自《瞭望東方周刊》)